关于心理健康的散文
病:三分是治,七分是心理,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可以。下面是美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健康的散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关于心理健康的散文:拥有健康心理,造就完美人生
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我们听了梁伟江教授的“和谐心理,健康人生”的讲座,他渊博的理论知识以及深刻的真实例子,让我深深感觉到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会拥有健康的人生。
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的心理,生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一个人拥有健康的心理,才会在做人处事时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面对困难的抗挫能力,以及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
当一个人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时,就不会轻易被生活所打倒。无论是有重大的变故或者天灾人祸,都可以从容面对。拥有坚强的心理素质就好像为他筑造了一面厚固的墙,为他挡住任何来自外界的伤害,给他一个完整的人生。而一个人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往往会表现出消极和怨恨的情绪,甚至有的还会选择轻生来结束那种难以面对的挫折,生活好像一下子陷入了黑暗之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只好左碰右撞,结果被碰得头破血流,伤痕累累。这两种人面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却诠释了心理素质的潜在作用。
生活上,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候遇到的一点点琐碎的事情都会让我们思虑忧愁好几天,老是抱怨上帝的不公平,总是患得患失,往往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才罢休。其实上帝是公平的,在关闭你的一扇门时,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们要坦然看待生活,看待挫折。当我们一切都能从容面对时,也会发现,我们头顶的天空也是一片蔚蓝。
生活总是让人无法预料,天灾人祸也不是不可能发生。四川、青海发生地震,那一瞬间的地动山摇,把一片片的家园变成了废墟,人民的笑声瞬间停顿,那悲哀的哭泣与喊叫,渗入每个人的心中,那是一种痛,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悲痛。身体与心理的伤害,就像是一种毒药在身上慢慢蔓延,让人民承受那种无法想象的痛楚。这种痛苦,当然不会有人可以一笑而过,可是总是沉浸在悲痛之中,对生活却是无益。人民要在悲痛中站起来,就需要很强很强的耐挫力,和坚强的心理素质能力,才会从悲痛中走出来,面对一样精彩的生活。
生活不是一颗糖,嚼在嘴里只有甜甜的味道,我们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公平,不要抱怨自己不是上帝的宠儿,命运的娇儿,总是觉得自己不够漂亮,人际关系不够和谐,身体形象不够完美,总是想追求完美的生活,却觉得生活永远都不够完美,心理有时承受不住种种的压迫,而变得扭曲不堪,甚至有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调正心理的歪曲而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
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做任何事情就像没有目标,如一个掉了线的风筝,东摇西摆,最终落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慢慢地慢慢地腐烂。
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就像是拥有一位导师一样,可以引导自己走向美好的明天。我们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让自己在生活中也可以风光明媚,阳光灿烂!
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做好事情的前提,调理心情的良药,就算是再大的困难,再难过的坎,我们也一样能够跨过去。只要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才会拥有健康的人生,完美的人生,生活也一样精彩!
关于心理健康的散文:情绪反应与心理健康
看到你说郁闷,看到他发脾气,我们的情绪反应与心理健康相联系。为你解郁闷,劝他多思忖,家庭是心灵的港湾,需要爱情来滋润。请你多看书,请他多做事,夫唱妇和万事兴。
情绪反应指什么,就是指人处在情绪状态时,身体发生的各种变化。欢乐时笑逐颜开,愤怒时横眉冷对,悲哀时痛哭流涕,恐惧时脸色苍白。内部的生理变化与外部的表情变化连在一起。大脑皮层在情绪的产生中起主导地位,情绪是受植物神经(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调控的,人的植物神经系统控制内脏器官(心脏、血管、胃肠、肾等)、外部腺体(唾液、泪腺、汗腺等)与内分泌功能的变化。植物神经既能接受外部感觉器官的刺激输入,也能接受来自内脏刺激的输入。所以,人在一定的内外界刺激作用下,伴随着情绪体验,人体内部也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呼吸、循环、消化、分泌系统极其代谢过程的相应变化,如人在愤怒时,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血压上升,血糖增高、食欲减低、出汗等,同时表现挺胸、握拳、咬牙、鼻孔扩大等。
情绪反应中的表情动作,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言表情三个方面。人在欢乐时,双眉展开,两眼闪光,嘴角后伸,上唇提升,手舞足蹈,语气高调。悲哀时,双眉紧锁,两目无光,眼泪汪汪,嘴角下歪,语调低沉,语言缓慢。狂妄轻蔑时,双目斜视,嘴角微撇,鼻子高耸。狂喜时捧腹大笑,悔恨时顿足捶胸,惊恐时手足无措。
祖国医学中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理因素,即情绪变化。七情失调就是七情过于波动或持续过久便可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而患病。情志变化能使气机发生紊乱,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心藏神”,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祖国医学认为疾病的产生大都和情志失调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强调维护心理健康是防病治病的重要环节。
什么是心理健康?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既能悦纳本身,也能悦纳他人;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总之,情绪反应是可以控制的,心理健康是可以维护的,因为人是有思维的,是希望自己过得舒适的。当我们的情绪使自己感到压抑或不愉快,或愤怒悲伤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向正性方面发展,使自己的心情得到平和、安静、舒坦,从而达到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全民健康的目的。(文章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关于心理健康的散文
#p#副标题#e#关于心理健康的散文:心态决定健康
病:三分是治,七分是心理,很多人没有想到许多病是我们自已造成的,人并不会被累死,而能被憋死,
信不信可就由你了,其实健康就是生产力,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健康就是竞争力。一个亿万富翁,被病魔缠身,疾痛难忍,试想;他对钱还会感兴趣吗?一个身居高职的人,百病侵身还有心思在往上高就吗?钱与权又怎能与健康相题并论呢,所以人的一生要注重健康上的投资,人如果要想活到九十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是很重要的,第一:在六十岁前没受过太大的苦,第二:四十左右岁时知道怎样调节自巳,第三:要有一个忘乎所以的爱好。俗话说鲜花离不开蝴蝶的飞舞,水不可无泉,人不能无趣。所以要想长寿健康,就要有一个自已的爱好。最关健的健康秘诀是天天有个好心情,无论穷富,无论职务高低,能顺其自然,更需遇事“难得糊涂”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忧之,切不要人与人间无事生非,增添烦恼,此必不会长寿,而久治于病,应乐尽求畅,我多年欣赏明朝杨慎诗词,并在其中感悟人生致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进英雄,事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椎江睹上,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你看古人早以把世事都看透,今人又何不笑眼看这个世界呢?
留住漫长的岁月去观赏秋月春风,尽享人间天伦美好,在苍茫的人生旅途中,健康长寿才是最主要的。
关于心理健康的散文:远离烦躁,远离抑郁
调整好你的阴阳,远离烦躁,远离抑郁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身心世界的主导者,我们将走向天堂,还是地狱,全在于我们今天如何对待自己。我们是不停地折腾自己的身心?还是不断地保护、改善自己的身心状态?一切就看你如何选择,如何去做。
昨天看到一本书,是一位美国的精神领域教授,写的关于自己与躁郁症战斗的经历。
什么是躁郁症?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躁郁症又叫“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发病原因未明。
起初,作者参加工作,因为喜欢自己的工作,所以,每天精神饱满,热情不断,随着时间,她越来越兴奋。越到晚上越精神,加班工作,学习,做事,并乐在在亢奋之中。刚开始,每天睡6小时,后来5小时,再后3小时,最终整晚睡不着。她似乎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劲。
然而,由于她做精神工作,所以,她隐约感觉到了异常。她发现,自己越来越程度显明地,一到夜晚就兴奋,甚至想疯狂地做一些什么事。
比如,有一次,她与一位同事(那位同事也有与她类似的状况),晚上太过兴奋,她们在广场上奔跑、大喊大叫,以至于,引来了警察,警察手摸手枪,问她们想干什么?她同事机智应对:“我是精神分析教授,在做一些精神分析”。警察才放下手枪离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状况越来越明显,她会在一天任何时候,不明就里地兴奋起来,比如,与一个不熟悉的人热情洋溢地聊很久,并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感觉自己魅力四射;她会担忧某个危险发生,而购买准备所有与之相关的书籍、工具、设备,甚至,试图让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像她一样做好防备……最终,她的婚姻破裂,家庭、朋友……种种拥有的东西,一样样破碎。
这时,她发现,自己真的可能有躁郁症的可能。于是,她看了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只是聆听她,然后建议她吃抗精神的药物。
但,这些药物都有一些副作用,吃了这些药物,她虽然不再兴奋,但却经常感觉内心低落、身体不舒服,比如呕吐、恶心。后来,她决定用自己的坚强精神来战胜疾病,停止了服用精神类药物。然而,事实的情况很不好,她状况愈演愈烈,经常开始兴奋、狂躁、疯狂,有时,又内心阴暗、恐惧、低落、害怕。
她不断挣扎,然而,各种不受她控制的状况却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她的脑中经常是有千万个念头,一片嘈杂,她无法正常思维,她总是产生幻觉,在现实与经常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
作者的书中,你会看到一个人与自己战斗,与自己的疯狂战斗,那种纠结、无力、苍白……
当我没看到这本书之前,我真的无法想象,原来人与人的世界会如此不同。而决定这一切不同的,不是外界发生什么,而是一个人的身心状态。能真正理解到,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这一切都在我们心中。而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每一个身心正常的人来说,我们真是在天堂之中,只是我们是否好好去珍惜了呢?那些身心都在地狱中的人们,苦苦挣扎,想尽办法,用尽全力想脱离苦海,却总是如一个掉入茫茫大海的人,抓不到任何一个可以让自己挣脱的东西。
而除此之外,看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医真伟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自中医系统出现之后的几千年里,我们中华民族就受益于中医的身心和谐调理智慧,从而可以解决这些精神问题,使人们少受身心地狱之苦。
你会看到,在西方医学传入之前,中国从没有什么心理医生,只有医生——中医。因为,任何一个水平合格的中医,都懂得在必要的时候,从身心两个方向调理,可以解决一些特殊的,或者看似是精神类的问题。比如,癫狂,胡言乱语,神志不清,“心惮惮,如人将捕之”等等。
中医,将我们的人体,从身心层面,分为主要的五大系统:心,肝,脾,肺,肾。
心,主血脉,主神明;肝,主筋,藏血,藏魂;脾,主运化,主意;肺,主气,藏魄;肾,主水,藏精,主志。
我们看到,这五大系统,的主要功能,都是从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去说的。也就是说,中医从来都把身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
我们再来说,现代的抑郁症,躁郁症。了解一下有这类情况的人,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晚上睡不好,睡不着,或者说,越到晚上越兴奋。这在中医看来,就是阴虚的一种表现。这类人,还会表现出焦虑、胡思乱想,敏感,而这一般主要是气血不好的表现。再入一步,疑神疑鬼,担忧过多,甚至幻觉,这主要是肝肾不好,脾胃不好所引起的表现。而情绪低落,消极、压抑,本能冲动等等,往往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也就是说,这类人,虽然看起来,问题千奇百怪,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体基础,就是气阴两虚。我们身体的,阴阳,阴就是主有形的,液体的、水分的,主静主降主寒;阳就是主无形的,能量的,主动主升主热。所以,当阴虚的时候,我们就偏于喜动,不喜欢呆着,总是感觉心烦,不安,总是想个不停,但思维往往零乱,什么都想。
由于,这类人,晚上睡不好,所以,更加重了阴虚,造成恶性循环。最终会出现阴虚严重的状况,整个人总是处于兴奋状态,不能自制,过后又会陷入抑郁。由于,阴虚气虚程度的不同,造成了,有的人多兴奋,少抑郁,有的人多抑郁,少兴奋。
我们身心是一体的。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及环境,让我们身体的阴能量消耗过多,容易造成阴虚。所以,很多人会有焦虑的情况。那么,我们就要从生活点滴做起,保持自己身心的健康,以便远离身心的地狱。
下面的方法将有助于你控制和改善身心和谐状态:
★一、作息规律。
每天晚上23点之前一定要睡觉,不熬夜;早上,7点起床,不睡懒觉。白天,黑夜,这是自然中最大的阴阳,我们只有跟着它的规律,才能保证我们身体阴阳的平衡。
★二、工作生活张驰有度。
我们要努力工作,但同时懂得把握节奏,适时安排自己放松。不要让自己总是处于压力、紧张状态之下。所有的紧张,努力做事,都是以阴能量为基础的消耗。而放松可以让我们身体的阴能量得到补充。
★三、饮食平衡。
饮食是我们最重要的阴阳能量来源。那么,平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体质,调配食物,获得适合自己的阴阳能量。
★四、情绪平衡。
情绪是我们身心阴阳能量状态的最直接表现。当我们阴不足的时候,烦躁,不法安静;当我们阳不足的时候,无力、疲惫、消沉。相反,通过调节,便我们的情绪处于特定状态,也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比如,阴虚的人,设法修炼静心,让自己的情绪平和;阳虚的人,让自己多点活力,情绪热情起来。
★五、运动平衡。
不同的运动,也是身心平衡的重要调节方式。阴虚的人,多选择放松、静心、柔软、漫的运动;阳虚的人,在身体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多选择热情的、奔放的、活动的、力量的运动。
★六、音乐平衡。
音乐永远是直指身心的,所以,我们通过经常聆听不同的音乐,也可以起到调节身心状态的目的。比如,阴虚的人,经常聆听一些慢节奏的、柔美的、放松的、安静的音乐。
在音乐的选择上,要在大方向的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听的,听着舒服的曲目。当你越聆听的多,就会越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和力量。在音乐聆听的时间上,应以每天坚持30到60分钟为宜。长时间,不停地聆听任何音乐,并不是好事,容易产生疲劳。坚持每天才是最重要的,不在于时间长。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身心世界的主导者,我们将走向天堂,还是地狱,全在于我们今天如何对待自己。我们是不停地折腾自己的身心?还是不断地保护、改善自己的身心状态?一切就看你如何选择,如何去做。不要说你遇到了不幸,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事实上,方法就在哪里,关健是你是否去接受那个智慧的指引,并且去做了,坚持做了。
猜你喜欢:
1.心理健康的意义的文章
2.关于心理健康散文
3.关于心理的散文800字
4.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
5.心理健康方面的小文章
6.心理健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