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朝霞的随笔散文欣赏
那就是朝霞,火红,火一般的红,火一样的燃烧,燃烧了半边天。不像夕阳,落幕残辉,是霞!下面是美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述朝霞的随笔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述朝霞的随笔散文欣赏:朝霞
那日看过朝霞两字,心里很是一动。其实我很久没看到过朝霞了。这半年多来,一直是晚睡晚起,上班时候是一起床赶紧涮牙洗脸,然后就匆匆忙忙上班去了。没上班的时候更是不知道睡到上午几点起床,如果不是日上三竿,那就一定是四竿五竿什么的,总之是比三竿更多的竿。当然也就看不到什么朝霞了。再往前推,好象也其实是极少很早起床的时候。偶有早起,也是起来洗漱完毕,便一头钻到书本里或电脑里,看看写写了,极少有看到朝霞的时候。偶或有恰好睛天,恰好我也早起,恰好我也出了户外,也看不到天边红艳艳的朝霞,只能从城市高或者不甚很高但总比我老家房子高多了的灰色房顶上看见一丝淡红的亮色。那也算是朝霞罢。
于是便想起家乡的朝霞来。其实记忆最深处,还是童年和少年时光。童年的时候,天一亮就起床去放牛,少年的时候,若是不要念书了,又不是农忙时节,拿要拿起绳子镰刀,上山砍柴。那大抵是我们一生中和大山最亲近的时光。尤其是去比较远的山上(远一点的深山里柴草更茂盛)砍柴的时候,我们要上山沿一道山脊向上走,快到最高的山岭了就翻过山脊,走过不同的横排(横过山腰的小路),到不同的山谷去里砍柴。我们一般都很早就会动身去上山的。刚出发时,天色往往还不怎么亮,东方远远的山头上有一点点红艳艳的颜色。通常是刚好上了山脊第一个最矮的山头,天才开始大亮,太阳还没出来,东方远山上的云朵却变得越来越红,被阳光照亮的底部则呈现金黄色。就在太阳欲出未出之际,显得最为美丽。人们总喜欢用锦缎来形容霞光的美丽,然而锦缎却哪有这么鲜艳的颜色!当然,最美丽的朝霞也那么一会儿。须臾太阳从东方跃出,霞光变得更亮,渐渐消退,而我们也渐渐地快到目的地,开始砍柴了。这朝霞,无疑是记忆中最美的霞光了。
更有农忙时节,早早爬起,便在田中与父亲一起忙碌。母亲则在家中做饭。那时任是再美的朝霞,也是没空去欣赏的,只能在累了的时候,偶尔抬一下头,伸一下腰,看一眼那绚丽之极的朝霞,又赶紧埋头干活了,插秧莳田或割禾收稻。
在外婆家居住时,因在赣江西岸,早起时看江上日出,感觉又有所不同。觉得比之在山中,视野要开阔很多,整个景象蔚为壮观。朝霞倒映在江面上,更是无比艳丽。以此类推,想来在海边或者海上看日出,看朝霞,那感觉应该是更让人心旷神怡,更为壮丽。惜乎我辗转打工这么多年,虽然都离海不远,然而真正看海,却只有一次。那是在港口。而且只是逗留了几个小时,又匆匆地回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还得去海边,住上一个晚上,领略一下海上日出映朝霞的壮丽图景……
描述朝霞的随笔散文欣赏:朝霞颂
早晨,阳光还未打开,范朝霞就已经起床了。她几乎每天都是摸着黑穿衣服下床,为的是不惊扰家人。卫生间里一阵简单细致的梳洗过后,她轻手轻脚地倒一杯温开水慢慢喝完调理一下身体,拣起手包,整一整胸牌就准备出门了。她经过孩子们的房间时,总要推门探身朝里面望一望,看一看正在熟睡中的一双儿女。尽管儿女在她跨出家门的那一刻也要起床吃饭去上学,但她还是惝无声息地先一步离开家门。每当此刻她常常都要轻轻叹息一声,不过随即她便马上抑止住情绪,摆脱沉重的歉疚感,迅速走出家门。这时正好是早上的六点半。她把孩子、公婆和一应家务统统留给了身患疾恙且工作也同样繁忙的丈夫。
这几乎是范朝霞每天早上上班前的固定程序,就和一幕大戏的开场一样,总导演便是东方那一轮正待喷薄而出的太阳。
晨风习习,有时候却是刺骨寒风,雪漫浸打的时候也常常不期而至,这也是她每天必须要面对的一道风景。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晨练的人也都还在起卧之间挣扎,但她清晰沉稳的脚步声已经在给这个崭新的一天准确地报时了。
许多年以后,范朝霞每每提及当年天天艰难早起这一时刻时还不无心酸地说:“你说,那个时候我还年轻,又不是学生娃,每天早上都得那么早就赶紧起身。再犯困、再迷糊也得咬咬牙起床,有时候抹一把脸就走。”这一番话,这一种经历,也许在别人看来没有啥,但是对范朝霞来讲,却是那么地艰辛,那么地不寻常。
从家门到土门支行营业所大约要走两公里的路程,一路上几乎没有可看什么的东西,然而一座座拔地威风凛凛起的漂亮民宅,一家家刚刚落地生根的转型企业却格外让人注目。不过,最令范朝霞心潮澎湃却又浮想联翩的还是那离公路两侧不远具能够目力所及的土门镇万亩红提葡萄园。此时的葡萄园还沉浸在雾霭迷漫的睡梦之中,但是远远看去仍是一片喜人景象,这是农商行土门支行曾大力扶持的一项惠农工程,当时几乎每一笔优惠贷款都是出自她这位营业经理之手。如今看到这丰收在望的景象,范朝霞一种信心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其实也正是她这一天工作的心理起点和精神的动力所在。
土门支行位于土门镇大街中段。这个镇共有27个行政村、101个自然村、6000余农户、耕地近49800多亩,近年来全镇通过土门支行的大力支持,创建3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大农产品基地(锦绣苗园基地、万亩红提葡萄基地、核桃种植基地)和4座新农村建设村庄。农商行本来就应该是老百姓自己的银行。土门支行与“三农”血脉相连,同生共赢,该行与企业休戚与共,同兴共荣,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惠农富民的历史性跨越。这其中渗透了支行全体员工很多汗水与心血,一个员工就如一本故事集。可圈可点的情节比比皆是。有他们的地方就有坚守,有他们的地方就有感动,有他们的地方就有成功。这个行经过长期精心培育和努力打造的五种钢铁风格及五马精神,谁都是参与者、创造者和发展者,当然,范朝霞就是他们其中最优秀的奉献者和实践者。她工作十四年来,不论她家里有多么,不管她本人有多么劳累,她从来没有请过假,从来没有迟到早退的现象发生,从来没有做过错账、坏账和放过人情款。她每天都是提前到岗、按时开窗、微笑服务、精心理账、认真查时,专注精神呈现于行,“四心”理念悦然于神。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之兴趣,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她虽然没有获得过任何奖励和荣誉称号,却得到了无数客户的口碑。
范朝霞是一个朴实、腼腆、口讷的人。她虽然不善于言谈,但她言行表里之间的潜台词却是:我从没有想过崇高与伟大,奉献与索取,甚至付出与收获,但我只想恪守自己的承诺,做一个合格的农商员工。这是她的心愿,这是她的底蕴,这也是她的魅力所在。因此,她总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最美营业经理”。
当她每天走到营业门口的时候,太阳已经露脸,天空呈现出玫瑰色,灿烂的朝霞浮现在东方的天际,一片温暖。
走进大厅,她的气场便开始一点一点的凝聚,这一天的格局也渐渐地形成。这和营业大厅的宽敞、明亮、整洁天然相匹配,晨会是她的第一演出。
事隔多年以后,她的同事们每每谈起范朝霞在晨会前后的表现时都不无羡慕地说:“我们范经理那人精干只要她一进门,一摘掉围巾,或者说一脱掉外罩,她那件永远干净整洁永不褪色的春绿色信合服便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像看到绿色通行灯一样,马上便汇集到宣誓墙下等待她给我们开晨会。她没有闲话,没有客套话,就是昨天的总结、今天的事项、礼仪环境、注意的原则、服务的要领。一是一、二是二。说得明明白白谁也清楚。此时她的正能量就开始向我们传递了,我们也踏实了,有信心了。我们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范朝霞是在1999年6月经过各级各部门严格程序被招聘到农商行,并成为土门支行一名员工的,那一年她二十五岁,刚刚从省金融学院毕业不久。在此前的实习培训阶段她对农信工作就有憧憬和期待,但那还仅仅是理念上和准备性的,如今实实在在的岗位就在自己脚下,沉甸甸的责任就在自己身上,她既感到惴惴不安,又感到无比幸福,但更多的还是对干好工作,做一个合格的农信人的渴求和信心。那时她便暗下决心绝不辜负自己的学业所长和一生所热爱的事业,尽心尽职,给自己的人生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从此,她在农信土门支行这个平台上开始了自己平凡却又感人的人生舞剧,一干就是四年。她从出纳员做起,先后经历过辅助会计、综合柜员等变动,一直做到如今的营业经理这个岗位。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完全奉献在了土门支行这个最直接惠农最便于富民的窗口天地里,艰难奉职,无私服务,默默而超负荷地演绎着“小窗口、大事业、小服务、大形象”的农信精神和为民理念。
在对她的采访结束后,再回顾她的工作业绩和形象时,我每每很困惑:我是从她刚参加工作那天写起呢,还是从她每天工作的程序开始写起呢?如果说要是那样的话,她的事迹和材料确实是我这篇短文难以胜任的。恕我不才,无生花妙笔最终我还是在这犹豫和困惑中,决定以纲目的形式介绍一下,她十四年来全心全意践行为客户服务的职业经历和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精神世界。
全心全意为民服务,虽然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在业务经理这个岗位上替客户着想为客户解困,千方百计把农民创业致富的贷款资金运作好,及时安全地发放到每位客户手中,让这些资金发挥出它应有的效应。比如为落实亢村于亩红提葡萄园的资金这一项贷款,她从亢村村委会谋划富民品牌工程开始就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在行领导具体指导之下,帮助村民们选定项目,集中土地,鼓励农户,选种购肥,并积极为他们拨款房贷,合理高效地使这项专项贷款发放到位,有效,使得千家万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如今那一颗颗红艳鲜丽的梯子葡萄上面,无不闪耀着土门农信人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五年来,经她授权的业务不下7万余笔,记录营业经理日志不下13余本,但她却都能一笔笔的认真审核、验证授权、每天坚持认真总结记录日志。她所经手的各种业务登记薄不下20多本,而且都能全部按照总行规定的规范填写,并经总行条线部门验收全部达标。这么多年来,特别让其他同事们感动的是,她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穿行在柜员业务操作台之间,热情认真,不厌其烦地听凭于柜员的招呼,细心周到,事无巨细地解释柜员们的所有疑惑难题。按照眼下时髦的说法,她这十四年来每天所走的路累计应该绕地球多少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她每天下来累的双腿发麻,腰困身乏,疼痛无比,却是不争的事实。她咬牙坚持,直到晚上回到家中用热水泡一会儿才能稍稍解乏缓痛。她的这些努力和实践实现了她们在钢铁承诺中所做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守纪律”的坚定誓言。
营业经理这个岗位有着“上监督行长,下监督柜员”的职责,但是今年仅仅40岁的范朝霞却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整整五个年头了。这个岗位是个关键环节,要害部位,也是一个风险关口,有很多人曾经在这个职务上摔跤跌了跟头。不过,范朝霞外表温和成熟,内心却方正严明,坚守原则,铁面无私。她对上安排的每一项业务,对下发放的每一笔款额,不论是正常业务,还是临时解困,都能够做到严加防范,指导前移,项项控制,笔笔监督,有效管控,安全运行。尽管有些事情从全过程操作的角度来看与她无关,但她还是履职尽心,监督尽职,上上下下,内服外赞,口碑一致。
精心查对,万无一失,范朝霞不仅是一名营业经理,同时还兼任对账员一职。土门营业部有对公账户55户,对私账户却达上千户,账户细目繁多,查对琐细麻烦。然而,她严于律己,不避烦难,精心细致地去核对每一笔账目。务必做到不漏不改,详查实对,笔笔符合现实,款款准确无误,每月对账率达100%。有时她查对的项目还涉及到浮山、襄汾等周围县份,就连近在咫尺的土门镇政府的财政专户也是她天天查对的一项业务,但她仍能做到全部对账,万无一失。镇政府领导曾经表扬她说:“我们对你放心,你才是我们真正的账户管理员。”是的,有这么一句话就足够了!有多少人曾经工作了一辈子,也不能说人家不能干无建树,但是也未必能够得到这么一句不虚套不作秀的由衷赞美。还就是对她范朝霞这么多年来默默尽职,甘于奉献的最高评价,也是对她这么多年来奉公守纪、严格谨慎地最好回报。有此一句,无憾终生。
天边的晚霞是迷人的,也是一天最完美的谢幕。这时范朝霞的人生角色也将要发生转化,她将由主角转化变为配角,而那另一个舞台上的真正主角却是她的丈夫,孩子和公婆。说实话,她走在回家的路上,是有歉疚感和负罪感的,既有对繁杂家务无能为力的遗憾,也有对家人的困境无所作为的愧疚。她觉得自己对不起家人,更有愧于家庭主妇这一身份。家中的柴米油盐且不说,家中的另外那四位成员没有一个是经过她精心伺候,没有一个是她尽心尽职过的。先说丈夫,这位家中的顶梁柱,按理说在她忙于工作、勤于尽职的人生当中应当是“男主内、女主外”帮她一把,可是丈夫却患有严重的肾炎,自己都很难料理自己,更不用说帮她分忧解难了。
即便如此,2010年左右丈夫先后几次去北京,西安等地诊病治疗,她都没有请假去陪行陪护。她也有一双自己挚爱的儿女,他们由于环境因素,一直跟不上学习进度,而范朝霞却早出晚归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辅导他们,以致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学校老帅要求见家长,丈夫因公因病不能去,老师就要求做母亲的必须前往学校,可是她却又因为工作繁忙无法抽身而屡屡失约,以至于导致老师埋怨生气,指责他不配当母亲。对儿女的亏欠是她一生愧疚的事,也是她一直以来的一块心病,至今都无法释怀。当然她对不起的还有公婆。这么多年来,她连给公婆端上一碗热米汤的机会都很少,更别说去陪她老人家说说话解解闷了。她有时候回到家里只能怀着深深地歉疚之情,心里默默地说着对家人的“对不起”和祝福倒床边睡了,更无暇顾及其他,理解他的公婆也只能看着奔忙了一天的她不无心疼地说:“干吧,干不动就不干了。”
面对着热爱的事业,面对家人及社会,委曲求全是她最好的庇护,也使用到她身上最好的安慰。面对同事和朋友们的劝告,她想的却是:领导相信咱,信任咱,把咱放在这个岗位上,咱就得干好。不让在咱手里有失误,不让在咱手中有差错,不让违规在咱身上发生,不让全心全意热情服务在咱心里消失。在岗一分钟,就敬业六十秒,为惠农富民做好每一项工作。她曾经说过“有些东西不知道是外界强加给你的,还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有些事情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不得不做,还是心甘情愿去做?每个人做到某个阶段,就好像没有你自己了,啥都是人家别人的了。只有这个时刻你才能想到今生无悔。”
这些话对于不善言谈的她来说,可能是以在内心酝酿了很久的真心话,实在而又充满哲理,就像无边的晚霞一样美丽,又字字珠玑,像一颗颗闪光的珍珠,使得土门营业部这个“小窗口、大形象”在通往惠农富农的大道上熠熠生辉。
古诗有云:“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这两句古诗的本意是,天地循坏往复,没有始终,而人的生命就像朝霞一样短暂灿烂而夺目。采访结束后,我深深地感到,范朝霞,人如其命,她的人生事业也和她的名字一样温暖,终身奉献,周而复始,永不止步。
描述朝霞的随笔散文欣赏:朝霞,余晖
喜欢春晖,喜欢夏露,喜欢秋阳,喜欢冬雪。喜欢每个季节的容颜一抹。四季轮回,各有欢喜。而日之更替,亦有惊喜重重。
喜欢朝阳,霞光,在乡村炊烟的迎合下,点燃了民风纯朴,映红了屋舍俨然。炊烟纺的纱,绵软于村落,久难散去,在马倌的号角声中,诗意盎然。马倌,在我懂事时起,便一直存在于乡村,甚至有世袭之势。直到九十年代末,随着农业的机械化,憨厚的马倌们,才渐渐退出百姓的视野。
遥记当时,睡梦中的我,早早地被马倌的号角声唤醒——他们的号角,其实就是硕大的蜗牛壳,一般人,是吹不响它的——而每当号角响起后,我便匆匆起床,将毛驴与牛犊的缰绳捊掉,赶着牛马来到主街。而在那时,已经有成百的牲畜在那里等候了。它们追逐打闹,热闹非凡。当牛马在马倌的驱赶下迅速离去后,是农民伯伯登场的时刻。他们身背花篓,缓慢地舍起一堆堆牛粪,以备灶柴。
傍晚,当炊烟再次飘渺,当牛马在马倌的号角声中疾驰而归,小村又一次沸腾。下地的村民,赶着驴车缓缓而归,迎接尚不能独立耕作的驴马。调皮的马儿,不得不面见主人,温顺而归。倔强的毛驴,在主人的追逐下被套上缰绳,系以篱下。
而天真的村童,饭后,隆重登场。在落日余晖下,我们游戏各异,跳起皮筋,踢起毽子,打起口袋,跳起方格。在穿梭的驴车之间,我们尽情地让身体自转,直到躺到地上,感受天翻地覆的感觉。甚至,在狭长的街道上,我们会聚邻家儿童,开一个简单的农村儿童运动会。松软的土地上,我们尽情摔打,模仿蒙古族的传统摔跤运动,任乡村的尘土,遍布全身。百余米的距离,我们赛跑到街坊的横墙下,引得柳树下的乡亲们阵阵欢笑。
直到夜幕降临,顽皮的我们,还不肯散去。我们会在青蛙的伴奏声中,会在声声犬吠里,继续我们夜间的游戏,抢山头,捉迷藏,一切娱乐,应有尽有。甚至,也会偷偷摘取王奶奶家未成熟的西瓜,小心翼翼地挖掘李婶家刚长秧子的胡萝卜,直到妈妈们不约而同的呼唤声中,渐渐散去,让夜归于该有的宁静。
如今,蜗居在钢筋混凝土之间,难觅昔日纯朴的情感,惟忆当初,以慰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