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与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
22岁那年,一个金秋的早晨,我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跨进了一间教室的大门。“老师好!”一声发自心底的问候整齐而又响亮,教室里齐刷刷地站立50多名天真活泼的初中生。几十双眼睛都闪烁着太阳的光泽,流露着兴奋和热情,如夏夜长空的星辰一般灿烂美丽。二十年了,那星光时时在我心中闪烁,激励我无怨无悔地一路前行。
(一)憧憬与努力相随
那是1988年的秋天,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我怀揣着憧憬,带着好奇踏上了祖国西南边陲——云南大理,这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学校安排我上初一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当我走上讲台的那一刻,看着台下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知道自己这一生将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我暗下决心,爱就要爱得深,干就要干得好,当教师就要当一名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初为人师的我精力充沛,但缺乏实践经验。于是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经常到课堂听课,也经常请同行的教师听自己的课,课后请他们作些指点,提些意见或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法。教学之余,我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教学规律。不到半个学期,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有了较大的提高。我的一堂汇报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受到了县教育局领导及各位听课老师的好评。在第三学年举行的全县优质课大赛中,我执教的课文《出师表》获得一等奖,随后并被县教育局推荐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参加全州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举获得了一等奖。在全省中考中,我任教的两个班语文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创下了该校的历史纪录,受到了县教育局和县人民政府的嘉奖。
茶余饭后、闲暇之余我笔耕不辍,不时有散文、诗歌在《大理报》上发表,县广播电台也经常广播我写的稿件,从而引起了上级部门的关注。1991年8月的一天,我得到了两个出乎意料的喜讯:县委办公室、县广播电视局的领导先后找我谈话,准备调我到县委办公室或县广播电视局工作,征求我的意见。我受宠若惊,坦诚地对他们说:“换一个岗位不一定适合我,我离不开这些可爱的孩子……”就这样,婉言谢绝了。一般人看来,我做出这样的抉择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有些老师说我是“傻子”。如果这也算“傻”,我情愿做这样的“傻子”。以后的四年,我成了毕业班语文的“把关”教师,也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成了该县的语文名师,我也因此多次被评为州、县优秀教师,受到了嘉奖。
(二)教学与教研共进
1995年,家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需要补充一些师资,接到调函后便依依不舍地回到了湖南江华。至今仍然上两个班的语文课,一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可谓是轻车熟路,但我丝毫不敢懈怠。每次上课前,总要花许多功夫去备课。2002年,我县开始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成了重中之重。我并积极投身到这股改革洪流中,参加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深入研究《语文课程标准》,把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我认为,情是语文教育的生命,语文教学是情感的教学,是重塑生命的教学,是焕发人文情怀的教学。语文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感性决定着思考的方向,理性决定着思考的结果。只有以情感人,才会以理服人。语文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情,没有爱的语文教育是死亡的教育,而不能培养情的语文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一句话,语文学科知识的传授离不开感情的投入,感情的加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单纯地传授语文学科知识,充其量只是教书匠,不是语文教育专家。
因此,我的语文课堂总是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情趣,弥漫着醇厚的语文气息,让学生在自然之中,在潜移默化中融会、习得,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在注重“情”的同时,也注重“读”。我把“情”当作贯穿课堂的主线,把“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这种读并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觉地读书。从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到再读课文,初步理解文意;从潜心涵泳、研读重点或精彩语段、研读作者,到再读课文、结课,最后到拓展阅读或对比阅读。由浅入深,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出文本。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读出感情、读出自我、读出问题。逐渐形成了“关注双基,情感熏陶,以读为主,揣摩体验,探究生成,链接生活”的教学风格。每上完一篇课文后都及时地写下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少则五六十字,多则上千字。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我,逐渐成长成熟。我的公开课《背影》,引起了师生及听课教师的强烈共鸣,几年来的教学成绩也令人欣喜。
作为语文教研组长,我主张教师备课要凸显个性,反对程式化的教案。如果说传统的备课是为教师提供一个蓝图,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则是为教学提供确定蓝图的依据。备,就是研究,课,就是教学。备课就是要研究这堂课如何上,着眼于“如何行动”。让教师在备课中张扬个性,勇于创新。我提倡问题即课题,研究自己的课堂,研究课堂中问题的对策,实现了教研活动由“形式主义”向“实用主义”的转化。做到研为教用,教为学用。我认为一堂好课并非“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它所呈现出的应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原有的问题——生成新的问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又带着深思后犹然未解的困惑走出课堂的过程。一堂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圆满无缺的课算不上是有价值的好课。即使表面上十分精彩,实质上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好课就是要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
由于条件所限,无力请名师或专家来校示范或开讲座,我就倡导多请身边的“名师”,请他们上示范课,请他们听课、评课。这样,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每一位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实际证明,那样的“名师”讲起课来更实际,而教师学起来也更有效果。语文教师在参加学校举办的优质课竞赛中每次都有一、二等奖获得者,执教的公开课或研讨课都受到县教研室领导的好评,在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有不少教师多次获得县级以上的一、二等奖,多篇教学论文或随笔还在教育报刊上发表,语文教学成绩显著提高。
(三)阅读与反思同行
我把阅读当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我认为语文教师理应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读书多则积累实,积累实,则随时应用,游刃有余。我每天坚持不少于三个小时的课外阅读。阅读着,思考着,践行着,记录着。
我爱读诗歌,因为诗歌是语言和情感的极致。我也爱读中国古典哲学,因为它大多达到契合言无言,无言独化的美学境界。当然也爱读小说,因为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国家的发展,除了史书,还有小说。我更爱读与教育有关的著作。优秀的教师应该专业而博学,而阅读这类书能帮助我从教育的表象中挖掘出教育的本质,思考教育的发展。为此,我邮购了心仪已久的名家典籍,茶余饭后,闲暇之时认真研读。如《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陶行知教育名篇》、于漪《我和语文教学》《魏书生与民主教育》《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做最好的老师》《韩军与新语文教育》等等,也拥有了“新课程改革研究”系列丛书和“教育家成长”系列丛书。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他那真诚的人文关怀、富有魅力的思想和充满韵味的语言所征服。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被他那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和精辟的论述所倾倒。而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心灵写诗》等论着,使我的心灵顿悟,茅塞顿开……我还自费订阅了《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报》等近10种教育报刊。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水手,扎个“猛子”畅游其中,又像一只饥饿的小羊羔,一头扑进绿油油的草地贪婪地吞食。我不仅自己读,还带着学生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我为学生推荐书籍。在班上开展读书活动,我把“阅读”这颗种子种植在孩子们“心灵的园圃”里,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在《科教新报》上发表的教育随笔《打开所有的窗子》,引发学生要广阅博览。由于条件的制约,我很少有机会参加市级以上的研讨课和观摩学习,更不用说到现场聆听语文教育名家、专家的课或讲座,但我并不罢休。我不能去,就想办法把自己仰慕已久的名师“请”到自己家里。于是我购买了一些名师课堂教学或讲座的光碟观摩。读的书籍报刊多了,看的典型课例多了,感触自然也多。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近三年来,我在《中国教师报》《语文学习报》《科教新报》《语文学刊》《现代教育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当代教育论坛》《优秀作文选评》《中学生作文指导》《湖南教育》等10多种教育报刊上,发表语文教学论文或随笔90多篇,字里行间有我对教育现象的思考与剖析;有课堂教学中的收获与不足;有教育学生的成功与失败;有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悟与幸福。在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国家级论文奖5篇,省级8篇、市级9篇、县级12篇,30多篇教育简讯在《江华教育》上刊发,还在报刊上发表了近50篇文学作品。2004年至2007年我被评为全县教育系统优秀通讯员。先后被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中心聘为研究员,《新作文?中学教学》杂志聘为特约研究员,《现代教育研究》学刊编辑部聘为特邀编辑。指导学生的小论文和各种征文也多次在县级以上获奖,其中,九年级学生奉彩凤的《七彩生活》在全省中小学第三届校园文学大赛中获二等奖。
从工作至今,蓦然回首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在教学与教研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当语文教师是幸福和快乐的。因为可以使自己的灵魂发育,思想发芽,智慧拔节,“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激扬的文字表述出来”。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学无际涯,教无定法,研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本文在2008年3月26日《中国教师报》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