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庙游记
曲阜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我已经去过两次了,但距离曲阜不远的邹城三孟(孟庙、孟府、孟林)却一直不曾到过,心里总觉得是个遗憾。2017年5月1日,我们一家人一起驱车二百公里直达邹城孟庙。一路上有车载导航引路,也省却了问路的麻烦,真是便利。
孟庙位于邹城城南12公里处,坐北朝南,一共有5进建筑,设计精巧,庄严肃穆,宏伟壮观,是我国宋元明清古建筑群的杰作之一。孟庙第一道大门叫棂星门,木架结构,为清康熙年间重修孟庙时所建。坊额上楷书“棂星门”三个贴金大字,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山东巡抚丁宝桢手书。大门以“棂星”命名,寓意孟子是天上的文星下凡,含有尊圣之意。棂星门4柱3洞,重檐斗拱,雕梁画栋,其势欲飞,宛如皇家大门一般高大威严。
第二道门是仪门,又叫泰山气象门,为孟庙第二进院落。入门后北面不远处有座康熙御碑亭,重檐歇山,斗拱彩绘,绿瓦覆顶,极其气派壮观。亭内放置康熙皇帝《御制孟子庙碑》一通。碑头浮雕有祥云、二龙戏珠的图案,雕技精湛,形象逼真。碑文字体工整,潇洒秀丽,是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碑座为一巨大石雕乌龟状动物,其实它的真名叫赑屃,传说为龙的第六子,喜负重,因此各地寺庙御碑皆由此赑屃背负,几乎成为定例,孟庙自然也不例外。当地有个习俗,每年的正月十六,周围一带的百姓都喜欢来孟庙赶庙会,也叫走百病。百姓争相往康熙御碑座下的缝隙里塞硬币,再顺手摸摸赑屃,祈福消灾。有句顺口溜说:“十六摸摸乌龟头,全年高兴不发愁;十六摸摸乌龟腚,全年消灾不生病。”以至赑屃的头和屁股被人们摸得油黑光亮。康熙御碑是孟庙内几百通石碑中最为高大的一块,十分珍贵。
在康熙御碑亭东侧还有“孟母断机处”、“孟母三迁祠”等五块古碑。关于“孟母三迁”和“孟母断机”分别流传下来一个孟母教子的故事。“孟母三迁”的故事是说孟母为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曾三迁其居。“断机教子”的故事则是说孟母发现孟子逃学半天,于是当着孟子面将织成的一段锦绢拦腰剪成两段,用“断织”来警喻“逃学”的后果,意思是做事半途而废,将来必定一事无成。孟母深明大义,教子有方,是我国古代三位伟大母亲之一,其余两位分别是宋代的岳飞母亲以及三国时期的徐庶母亲。
孟庙东路启圣门至启圣殿甬道西侧,碑碣林立,为孟庙各类石碑存放之处,称为孟庙碑林。此碑林保存了孟庙历代碑碣280多块,从年代上分,有秦、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从字体上分,有篆、隶、行、草、楷等;从文字种类上分,除汉字外,还有蒙文(元代八思巴);从形式上分,有文言,有白话,此外还有图画;从内容上分,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震灾害等各方面的记述,比较全面。孟庙碑林是我国三大碑林(西安碑林、曲阜孔庙碑林、邹城孟庙碑林)之一,为研究我国文字沿革变化和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及书法艺术发展变化留下了珍贵资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孟母殿位于启圣殿后,大院的东北角,高7.5米,是孟庙内几大殿最矮的一座,也是最小的一座,供奉孟母,原名叫“宣献夫人殿”,后改今名。殿内无塑像,正中神龛内安放一木牌位,其上楷书“邹国端范宣献夫人之位”。东壁有一神龛,内放置一尊孟子立体石像。据邹县旧县志记载:宋景佑年间孔道辅修理孟墓时所得,定名为“孟子自刻为母陪葬石像”,后人称赞孟母“三迁之教,彪炳天壤。子之圣即母之圣。”但孟母再伟大,在那男尊女卑的古代,孟母甚至连个名姓都没有。孟庙内的几座大殿中,亚圣殿高达17米,启圣殿也即是孟父殿,高9.97米,孟母殿却仅有7.8米高,面积也同样小得可怜,在孟庙内显得十分寒酸。亚圣和启圣在各自殿内都刻有塑像,而唯独孟母没有,仅仅用一牌位代替,可见古代对妇女的歧视之甚。
孟母殿西侧为寝殿,寝殿前面就是孟庙的主体建筑亚圣殿,是一座绿色琉璃瓦覆顶、重檐歇山式宫殿型建筑。重檐之间中间部位有块五龙围护的金字牌匾,上书“亚圣殿”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题字人不详,估计可能出自康熙御笔,因为康熙年间地震时该殿倒塌,四年后康熙重建之。大殿正门上方悬挂一块金字牌匾“道禅尼山”,迎门两根立柱上还有副对联: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牌匾题字与对联均出自乾隆皇帝之手。大殿正中木龛内端坐着孟子巨型塑像,木龛两边还有副对联:继往开来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先烈。大殿始建于宋代,康熙年间(1668年)因地震而倒塌,现存大殿系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重建,后代又多次重修,才成为一座可以与曲阜大成殿媲美的宏伟建筑。大殿四周,竖立擎檐的巨型石柱26根,每柱都呈八角形,且浮雕祥云、飞龙等图案,极其精致,经专家考证此石柱为明代维修此殿时增加。柱下以石鼓为础,石鼓下又以石刻覆莲作底承,据考证,石刻覆莲是宋代建造此殿时所刻制。可见亚圣殿这一宏伟建筑是宋明清各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孟庙内古树林立,以侧柏松桧最多。这些古柏松桧,奇形怪状,树龄多在七八百年,也有一些九百多年的,总数有400余株,规模之大,非常罕见。其中,宋宣和年间建庙时所栽植的桧树,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虽然历经风雨和兵火战乱,但现在依然是枝干挺拔,苍郁茂盛。此外还有古银杏、古槐、古紫藤等点缀其间。
孟庙知言门外有棵古柏,中间已经空洞,却从中生出一棵国槐,形成古柏抱槐奇观。两树枝叶交错,情意绵绵,绿意盎然,有人称其为夫妻树,真是恰切。据考证,这株古柏栽植于元代,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但其中的国槐生于何年,却不清楚。
孟府在孟庙西邻,与孟庙仅隔一条街,出了孟庙西门我们准备继续游览孟府,见街上有人往庙内院墙边一棵古柏上指指点点,我回头探看,原来是一只巨鸟正在树上扑腾,却不认识,问路人,答曰,灰鹤,忽然想起一个成语:松鹤常青。曾经见过这种画,但实景却一直未见识,以为是画家杜撰的,今日也算开眼了。据说孟庙内古树上栖居着数以百计的灰鹤,它们以附近微山湖的鱼虾为生,也算孟庙一景。
当走进停车场就要驱车离开之时,我再次扫了一眼古朴宏伟的孟庙,脑子里忽然蹦出几句孟子语录: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无愧于“亚圣”之称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