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书包去从军
背上书包,意味着开始接受知识。
18岁那年,我戴上大红花,穿上绿军装,走进了部队这所大学校。这在当时,恐怕是年轻人最自豪的事情。对于一个农村的小伙来说,找对象也会容易许多,也许,这是许多父母送子当兵最朴素的想法。当兵,不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荣誉,而且是一个村子的荣誉。大红的入伍通知书送到了家里,临行前的那天晚上,村子里专门召开社员大会,全村上千的村民聚集在一起,因为村子里有一小伙,明天就要离开家乡到部队去。全村子的人为之高兴。大会时间不长,村子里负责征兵工作的民兵连长,介绍了我的情况,因为我穿的是草绿色的军装,内行的人知道这是陆军。有些上了岁数的,讲陆、海、空,也只是听听就罢了。村子里买了纪念品,其中就有一支铅笔和一个精美的日记本,这在当时,也是很不错的。会上有一个简单的礼品赠送仪式。最后是村书记讲话,鼓励我到部队去要好好干,为这个小山村争光。会后,几位村干部私下里对我说:“希望你不要再回到这个山村里来”。没想到,三年后,这句话成为现实,我在部队被破格提升为干部,成为一名年轻的军官。
许多事,经历了才会懂得。那时候的部队,穿的,用的,必须是部队配发的,尤其是服装。有些家长,担心部队配发的穿不习惯,或者不够穿,总想着把原来穿的服装带上,只是到了县城集合时,也会被劝说,让家长带回的。那一晚上,我在整理物品,除了村子里送的纪念品带上,我特意到楼上自己床头,把一套几乎是全新的高考复习用书带上。当时,一个农村小伙能拥有一套比较全面的高考复习用书,也是难得的。这一套书,也是通过在上海工作的亲戚买到的。虽然,我离开学校已近两年,只是我一直没放弃读书的念头。这套书,我端端正正地装在原先用过的那只书包里,那是一只帆布书包,绿色的。这书包从小学一直到高中,一直跟随着我。虽然旧了一些,那也是有感情之物。在县城集合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打开旅行包检查,该带的,必须一件不少带上,不该带的,统统撤下来。部队首长在检查我的物品时,看到了一只装满高考复习用书的书包,就开玩笑说,你可是当兵去的,不是读书去的,背著书包去当兵,也是少见呀。我也没回答,只是淡淡一笑。
背著书包去当兵,多少年过去了,这书包一直没放下。
读书是我一生的爱好,无论多忙,无论到了哪里,书不可不读。流水一样的岁月,一直走在读书的路上。
小时候读书,可没有现在那么好的环境,说是读书,最多算得上是半工半读。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许多人也是经历了农村的生活。在过去集体生产的时代里,成年人必须参加生产队劳动。“不劳动会变修”,那是万万不可的。父母都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就落在孩子们的身上。那时的农村,七、八岁能洗衣做饭是不稀奇的。记得小时候,许多学生需要每天上午,中途回家把饭做好,我也不例外。一般是到了10点左右,需要请假回去做饭,做完中午饭可以让父母回家吃,自己则回到教室继续读书,直到正式放学。做一顿中午饭,至少也得用上一节课的时间。
我的家乡,出产茶叶。城里的学生,一年放假两次,寒假和暑假,而我们小时候,一年可放假四次。除了统一的寒假和暑假,村上采春茶和夏茶的季节,也是会放假的,每一季的假期大多为两个星期。学校放假,可不是让学生们闲在家里,而是与大人们一起,上山采茶叶。这样,农村孩子就会比城里孩子,每年少了一个月的读书时间。农村教学质量本来就会比城里要差一些,这样一来,农村娃的读书,肯定是赶不上城里人的。
我是受到普及高中政策的恩惠,走进高中的校门。与之现在的考高中难,算得上是好运了。普及高中的时候,初中毕业,只要自己愿意,报名去就是了。这样一来,读高中的学生大幅增加。设施不足,师资薄弱,那是普遍性的。我的高中学校是一所破庙改建的,上课的老师,有德高望重的,也有年轻的,甚至有上一届的毕业生。普及高中政策一出台,所有人民公社(当时还没有成立乡镇)都必须办一所高中。机会让我赶上了,走进了高中的大门。当时的高中,有四个平行班,每个班也有45名左右的学生,而上课的教室只有两间,实行单双日轮流上课。读一天,休息一天。单日,一班、二班来上课;双日,三班、四班来上课。很清楚地记得,毕业时,物理、化学等课程,整本的书都来不及上。当时初中、高中都是两年制的,读了两年高中,事实上只读了一年,算得上是速成班了。也许,当时的孩子比现在孩子聪明多了,那样的读书,也有不少人参加高考被录取的。我也与大家一样,参加过高考,只是被挡在大学校门外了。不管怎么说,两年的高中,只用了一年时间,拿到了毕业证书。个人档案里,高中毕业,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说来也是有趣,到了部队,考军校,提干,一张高中毕业证书,可是派上大用场的,至于胸中有多少墨水,另当别论。
曾经有人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作为一名军人,过硬的军事素质是多么的重要,牢牢掌握手中的那一杆枪是多么的重要,只是所有的这一切,没有文化是万万不行的。从军路上,没有放下书包,一直行进在读书的路上,一直行进在补课充电的路上。虽然,一套高考复习用书,管不了一辈子,知识每一天都在更新,人生路上,须是懂得,读书只有开始,不会有结束。多少年来,得益于自己一直没有放下那一只书包。在军营的那些年头,许多人是通过那一只书包认识了我,因为我就是那个军中小秀才。爱读书,爱写作,博览群书,学无止境。
人生虽有迟到,但没有太晚。只要心存努力,失去的,还能找回来。在部队,爱读书,让我尝到了甜甜的味道,现在想起来还是美滋滋的。站在主席台,在首长手中接过军功章,在几百人的战友面前致词的时候,想着,读书,我要一直坚持下去。后来,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军校,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那是一所武警部队的最高学府,聆听中央领导的教悔,聆听将军们的训话,聆听文学大师的演讲。先前读书,因为回家做饭,因为一年四次的假期,因为教室的不足,所有留下的遗憾,得到了充足的弥补。
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多少年来,我一直当作座右铭。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风雨中见彩虹,在人生的每个驿站,都能或多或少留下一些不悔的回忆。坚信,成功属于那些执着追求而又充满自信的人,成功的机会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一位大师说过:一个人肚子里有了书,就有了华光,让自己成为发光体,方能与世界的灿亮接壤。读书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曾经因为小学毕业,上不了初中而哭泣,因为高考落榜而灰心,只是后来的一切,让我懂得,离开校门,不放下书包,就是一个读书人。读书,可以滋润生命,拥有崇高的生命形式。多少年来,读书的那一种愉悦,让我对生活充满信心,因为那是一片无垠的星空,一块极乐的净土,人间的哲理,生活的真谛,诚挚的情感,纯美的心灵,都会在这里被我接纳,被我领悟,被我升华。好好读书,才能天天向上,静坐书桌,用文字把其中的感悟诉诸笔端,与人分享,那是多么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