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大医精诚
孙思邈曰:“医者仁心,大医精诚。”孙思邈认为作为一名医者,要“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具有一颗慈悲同情之心,具备普救众生之仁爱情怀,方可为大医。
——题记
彭怀玉,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肿瘤血管科教授,熟练掌握全身血管的介入治疗、放疗、化疗、热疗、海扶刀SPDT光动力治疗等合理综合综合使用。从医多年来,始终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作为自己的行医之道,以“精超医术、攻难解疑”作为自己医术追求的高地,先后在全国、西北地区就创造了很多令人震惊医学奇迹,是一位真正的医者。
今年五月,就在彭教授精准扶贫下乡坐诊延长中医院的前一天下午,我在延长县宾馆采访了他。
“砰砰”我轻轻地叩门。
“请进来。”声音温和。
“上午在宜川县连续做了几个手术,有些累了。”彭教授方正脸庞泛着倦意,光洁的额头印着手术刀划过一般的纹理,稀疏微黄的头发侧向一边,深邃的眼神坚定而自信,他一边给我倒水一边歉意地对我说。
彭教授随和健谈平易近人,使我一步一步地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
一、落户崾子山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通往崾子山的山路上有一对抄着外地口音的年轻夫妇,男的身材矮小,皮包骨头,颧骨凸显,杂乱的头发如秋后随风翻卷的蓬草;女的瘦削俏丽,面容憔悴,浑身乏力。他们拖着疲惫饥饿的身体相互搀扶着艰难地向前移动着。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在陕北延长这片土地上,像他们这样的外地人不在少数,经常三五一群,他们当中有山东的、河南的、安徽的。
对于他们的到来,具有厚道、侠义、包容品质的陕北人就像当年迎接中央红军一样接纳了他们。从此,他们就在陕北这块土地上落户生根。
崾子山村隶属赵家庄行政村,据原村支书古文彦回忆,一天,村里的老槐树下来了很多拖家带口外地人,他们一个个衣不蔽体、灰土圾垃,像刚钻了草窑一样。看到他们可怜的样子,古文彦了解情况后将他们集中到学校院子里,善良的村民为他们送来了衣服、南瓜、红薯、洋芋等物品,在院子里堆起了小山。没有住处,古文彦将他们安排在腰子山村里有很多没人住的烂窑洞里,让他们暂时安顿下来。为了长久之计,他们借了粮种,开荒种地,同时男人们就自发到宜川等地打工,挣得粮食,以求来年收获接替,并长期定居下来。从此,崾子山村也就成了延长域内安徽人的代名词。
文章开头提到这对年轻的夫妇不是别人,是彭万胜夫妇,彭怀玉的父母亲。他们从安徽一路走到黄龙山,但因不服黄龙水土,只好继续乞讨北上来到延长雷赤镇,听人说崾子山村有很多安徽人,这让他们喜出望外,忍着饥饿和疼痛,一步一步向崾子山村口走去。这消息让他们非常兴奋,于是便有了那一幕。
他们来的是第几拨,80多岁的古文彦记不清了,他只记得彭万胜是抗美援朝退伍兵,年轻力盛,不善言谈,但能吃苦,他在宜川下了几天苦,就挣了一斗米,够全家吃好长时间。而且在部队时他就是卫生员,略懂一些医疗技术,主动担任了村里的赤脚医生,有时会有一些想不到的支助,并很快与村人打成一片,融合在一起。
彭万胜一生先后生有十三个子女,五男八女,彭怀玉排行老三。
说起当时的家境时,彭教授很感慨万千。那时,家庭人口多,非常贫穷,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最难熬的是冬天,两三个兄妹才能有一床被子。半夜时分,屋外寒风怒吼,屋内兄妹们钻在被子里瑟瑟发抖。冬天穿过的棉裤,夏天母亲就会抽调棉絮接着穿。大哥穿过的衣服大姐穿,二哥穿过的衣服三妹穿,衣服是补丁加补丁,即使不能穿,母亲也舍不得丢弃,另作它用。因父亲重男轻女的思想,父亲只让他们兄弟几个读书,姐妹们没有一个上过学,至今豆大的字不识一个。为节约口粮,父亲还把三姐给了人。
这还不算,最让人痛苦的是,他的一个姐姐因持续发高烧,没钱买青链霉素得到及时治疗,导致得了脑膜炎,永远地离开了。另一个姐姐和哥哥,父亲让他们拿着油票到雷多河街上打油返回时也是因患有脑膜炎病死到半路上……说到这里,彭教授的眼眶里噙满了泪水,言语有些哽咽。他急忙点燃一支烟,面向窗外,那烟雾如他痛苦的思绪在头顶萦绕。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他以后下定决心走上从医的道路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片刻之后,他轻轻地咳了一下,又娓娓道来——延长人虽然好,但观念落后,只要是外地的,血缘关系不纯的,从事唱戏、吹手等行业的,长辈不务正业的,一般不会结亲。这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他们兄妹的婚姻。大哥费尽千辛万苦才和一个残疾女孩结了婚,二哥眼看到了结婚年龄但四处碰壁。无奈之下,1987年,父亲把他留给了嫁到宜川县燕山村的大姐,其余跟着父亲回到安徽亳州。从此,他就一直和大姐一起生活。
可是祸不单行。小学五年的时候,大姐夫因脑出血离开了,从此生活更加艰难。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每逢节假日他就尽自己的能力帮大姐干一些农活,不是割草,就是种地,到后来几乎所有的农活没有一样不会干的。我静静地听着彭教授的讲述,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彭教授看了看我,略有所思地说道:“在父亲雷赤生活的三十多年期间,我们一家得到了很多当地人的帮助。时任赵家庄大队长的古文彦,在政府核查户口时,出面证明了父亲的淳朴老实,不是胡作非为之人,从而让我们一家告别了黑户;时任雷赤税务所所长的白耀庭,帮助父亲到县民政局查实了我父亲抗美援朝退伍军人的身份,让父亲每个月领到了五块钱的补助,后来涨至八元,有效地缓解了家庭的困难……这些人的帮助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当然最让彭怀玉感动的是他在雷赤中学读书时候,真正体会到了延长人厚道与实在。他说:“那时,我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要不是冯永民、白思安、古学军、李鹏军等老师以及一些同学们的帮助,我恐怕不会将学业继续下去。记得最清的是在一次开饭前,就在我没有饭票发愁时,一位姓黑的同学主动将自己仅有两张饭票分了我一张,顿时让我热泪盈眶,激动了好几天。时任雷赤中学校长的李永吉常对我说:相信吧!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说完这句话彭教授向后靠了靠身子接着说:那时连一块像样的窝头都吃不上,哪里会有面包牛奶,当时很不理解。现在的一切,让我深刻领会了李校长的真正用意。说完他又哈哈一笑。
二、远走白水
也许是老天有意地锻造,注定彭怀玉只有从小历经磨难,方可成大器。
初中毕业后,大姐迫于生计改嫁到渭南市白水县。在白水,彭怀玉经历了人生中最苦的日子。
白水县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是联结关中与陕北的咽喉要地,因境内白水河而得名。在无论是地势还是当时的生活条件都远胜于延长,是陕西较早发展苹果县之一,但自古关中人口多土地少,大姐家仅有3亩粮地,2亩果园。要以此来养活全家将近十口人,是难以为继的,无奈彭怀玉只好离开大姐家,帮人看果库,每月5元,吃住都在果库。果库四面漏风,冬天寒风习习,夏天雨珠连绵。每天三顿挂面,面里无油仅调盐。果库位于公路边,距煤矿有五里路,每天都有拉煤的大车通过,于是他就利用课余时间扫路边拉煤车洒下的煤渣,一天他最多能扫五袋煤,一袋煤收购价是五毛钱,所得的钱,五毛钱用作充饥,剩余积攒作为学费。从果库到煤矿,一路慢上坡。每次他拉着满满的一车煤,总要走一走歇一歇,到达时已经精疲力尽。负责收购的工人王福生是山东人,热情慈爱,每次看到他总是心疼的不得了,总会递给他热气腾腾的饼子,让他感受到了好久未有的关怀,也常常会热泪盈眶。除此,他还经常去捡蓝碳,将蓝碳积存在果库,在搬离果库的时仅蓝碳就拉了两大车,卖了800元,恰巧大姐的孩子没钱上学,他就全部给了大姐。
那时,他的一个小妹从安徽来看他,看到他的处境忍不住流泪了。“哥,你每天就吃这。”小妹拿起放在桌子上的挂面看着他说。
“没事,哥习惯了。”彭怀玉装作无所谓地拍了拍小妹肩膀。
“好了哥,今天晚上妹给你想办法改善改善。”小妹接着说。“好。”彭怀玉很感激地回答。当时小妹说这话时,彭怀玉没有在意,但没有想到就以为这句话晚上发生了一件至今让他难忘、悔恨不已的一件事。小妹为了能够饭香,在距果库不远的地里拔了6根葱,结果被主人发现,直接叫人冲进果库,揪起妹妹的头发拉出果库拳打脚踢,小妹在地上抱着头打滚。突来的情景让他惊呆了,想上去帮妹,也被人强行拉住。幸好大姐赶来才制止,以来年一斗麦的价格归还,并立了字据。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果库的主人也不让住了,他只好搬离果库,住进了学校。
因为没有了经济来源,在学校也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有时实在饿的不行,就去买最廉价的苹果充饥,记得一次由于饿得慌,他一次吃了8个苹果,结果上吐下泻一整天,导致现在一看见苹果就反胃。学校宿舍在学校后山的窑洞里,窑洞破烂不堪,常有泥皮脱落。每晚他都会点着蜡烛读书至深夜,有时他还会帮人写作业,最多时一次帮人一晚上写过20份作业,一份挣一毛钱。
为了省钱,他用一年的时间就读完了高一高二全部的课程,第二年直接上了高三。1985年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北京医科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下子让他闻名全县,电视台约他做专题报道,可是全身上下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然而危难之中总是会有人雪中送碳。同学赵天奇听说后马上给他送来一身崭新的西服,这件事让他至今都铭记在心。但更让他忧愁的是高昂的学费,无奈之下只好转上了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军校管吃管住,他穿上了人生第一件新衣,再不用因吃住而发愁。
为了不负国家的培养之恩,在上大学期间,彭怀玉依然发奋读书,1989年大学毕业时考上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院工作。在工作期间,他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2004年留学美国,攻读血管介入,毕业后继续在西京医院工作,直到2016年调到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任院长助理。
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彭怀玉一生经历的磨难,是无法想象的,但他没有因困难而气馁,而是因坚韧不移的性格挺了过来,并一步步地走上了成功的大道。
三、医术精进
凡学必精,精则益,益则进。如不求甚解,一知半解,终则碌碌无为。
在西京医院刚参加工作期间,彭怀玉还是一名主治大夫,年轻有为,意志坚定,勇于进取,更可贵的是他总是对于医学问题充满了好奇,总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无论是周末还是每天下班,西京医院医学实验基地都会有他的身影。基地有60头牛,仅他一人就做死了30头。在牛身上反复实验,毫不气馁,直至成功为止。好在医院对于实验非常支持,也让他没有后顾之忧。那时最多一年花费实验经费700多万,连续做了三年,总计花了有3000多万,为医院提供了很多肝移植参考数据,现在医院肝移植成功率已经达到了100%的水平。虽然他本人没有从事肝病治疗,但是他的医学水平已经达到可以通过人的皮肤判断出病人病情所处程度,准确率达到95%以上。同时,成功实验了下腔静脉、主动脉加层手术,为他以后医学技术的精进奠定坚实的基础。说到这里,彭教授给我展示了他前段时间在延安做的主动脉夹层手术图片,手术仅15分钟,成功缓解了病人的痛苦,成为延安首例主动脉夹层成功手术。
在美国留学期间,彭怀玉一边打工,一边求学。在学校无论是教室还是校园还是实验室都有他的身影。有时为了突破一个医学难题,一整天不吃不喝泡在实验室。他的这种勤奋刻苦、努力奋进的精神受到校方的肯定和赞赏。
2017年5月6日,陕西电视台报道了一则令人震惊又敬佩的新闻——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成功实施了西北首例骼动脉球囊治疗血管闭塞手术。这个手术的成功实施,代替了传统的放裸体支架手术,减少了病人体内放移植物(支架)后反复发作病情不稳定和病人术后常年服用抗宁药物的现象,以及病人的经济负担。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手术成功实施不仅是广大患者的福音,更是我国医疗技术的一大进步。
担任这个手术治疗的就是彭怀玉教授和他的团队,这时的他已经聘任到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并且成为该院介入手术的开创者。
为了得到更为详实的材料,经过多方打听联系,我专门采访了病人赵玉珍。
赵玉珍,75岁,退休老教师,一位慈祥可亲的老人。老人听说我的来意之后,很是激动,非常热情给讲了她治病的经历。
今年三月下旬,当陕北还是春寒料峭,关中平原已经是百花含苞,柳叶舒展的时候,赵玉珍在丈夫郭玉成和儿女的陪伴下到西安看病。她的主要病症是动脉血管硬化。这是老年人常见难治的疾病。为了治病,几年来老人跑遍省内大大小小的医院,但仍是无效,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现在每走不了20步,就气喘吁吁,两腿疼的发抖。医院诊断,老人大腿动脉狭窄,板块太多,严重阻碍了血液的流通,这是老人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看着老人的样子,全家人上下既心疼又无奈。“无论如何必须将老人治好,哪怕就是冒险,也不能再让病魔折磨老人了。”儿女们这样想的时候,便有了再次西安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