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回忆
浪花,冲刷着江边的小卵石,哗哗地作响。小镇又迎来一个喧嚣的早晨,女人们陆续提着木桶到来江边洗衣服。几十条大小不等的木船停泊在江边,男人们在匆忙装卸着各种货物。小渔船也争先恐后,卸下了一筐筐刚刚捕捞的鱼。
从对江来赶早市的船也陆续靠岸,人们提着大筐小箩涌进了小镇,将农产品卖掉,在买些生活用品回家。狭窄的街道,是一色青石铺成的地面。店面总是门板可拆卸安装,灰色砖瓦的两层小楼,将整个小街连一起。那脱落的墙面上,隐约可见当年留下最高指示的字迹。
拥挤的人群嘻嘻嚷嚷,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小吃混合的香味。那刚出笼的包子,馒头,花卷。糖三角。下锅就漂起的馄饨,水饺,阳春面,还有春卷和韭菜饼。
我最爱吃还是那小栗子,一毛钱一小竹桶,买几桶装在口袋里,一边走,一边吃悠哉,悠哉。
小镇,有几样东西是很出名的。可惜我只记得这两种了,新港的铁锅那时畅销好多地放,再有就是同和的香干,圆圆厚厚的,色泽暗红香软可口。每块都是用干荷叶包着,打开就清香扑鼻。
鱼市上,长江的几大名鱼这里都有,鲥鱼,汇鱼,刀鱼那时的刀鱼,个大量多,价格低廉,七八两重的也就七八毛钱一斤。据说现在,要上千块一斤也都难买到了。
西街的铁匠铺里火花四射,叮叮铛铛的声音,很远便能听见。北街棉被店里,弯弓驼背的老汉,弹着一堆轻如柳絮棉花。那呛呛的余音,给小镇增添几了份古韵。
沈家巷,不知那家的木窗上,新贴上了大红喜子,巷尾的老屋檐下,又是谁家,凉出了一件件婴儿的衣衫。几位老奶奶,坐在暗褐色的老竹椅上晒着太阳,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打盹。
小镇,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它那,温厚,淳朴,淡泊的日子。几十年没去小镇了,但在我的记忆里,小镇对我的诱惑,还是像儿时的那样丝毫未减。我想,经过那么多年的沧桑变迁,现在的小镇会变得更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