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的书房
家有书房,也算是书房吧。尽管只有几平方米,东西长三米多,南北长三米多,只有一个书桌,二个书橱。我家住的是平房,在盖西屋偏房时,当时年轻气盛,青春飞扬,什么三毛、琼瑶,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学热潮,我也在其中。加上孩子也上学了,也得给他一个清静学习的地方。自已就布置了这样一个自已的书房,也是自已读书的地方,也是自已灵魂清静之地。
家有书房也一直是我的一个想法。
我是农村出来的,尽管后来上学、工作了,但人生的大部分时光,也没有离开过故土,也是在小城中生活的,也是在本村住的,周围的人原来都是农民,父辈赖依生存的土地虽然没有了,但是,父辈们的思维还是农民的思维。
我记得自已结婚时,家里给我打家具,当时我哥哥比我早二年结婚,父母说:“你哥哥有什么也给你打什么吧”。不过我心中早想有一个放书的地方,就给母亲说,加上一个书橱吧。母亲面有难色,我不理解为什么母亲不爽快答应,不就是一个书橱吗?现在想想,在父母们的生活中,没有书橱这一说,他们面朝黄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读书的习惯。加上当时农村都要讲究平衡,哥哥结婚时没有的,我有了怕别人说道,这就是父辈们。不过我的坚持,还是为我打了一个书橱。后来我自已成家了,我原来的书橱老式了,妻子就说在打两个新的吧,妻子理解我得有书橱,就这样又打了二个新的书橱。旧的就放在厨房,当起了厨桌,当起放碗什么的,现在新修了厨房,换上大理石的了,就把旧书橱放在东厢房的一个角落,早成旧物了,我也不忍心扔掉,就当是一个怀旧的物件。现在想想自已也算是半个读书人吧。
那时在学校教书,工作之佘,喜爱读书,每到星期,就满县城跑着买书,只恨当时没有钱,有时看好的书,因为没有钱只得放下。当时就想要是有钱了,就大大方方的买,大大方方的读书,做一个幸福、快乐的读书人。想想那时想法多幼稚,生活是激流,有一种不可变的力量,推动着命运,向着不知的港湾前行。
没有想到,后来生活富足了,而读书的心渐渐的没有了。小城也在大的洪流中,又是一浪又一浪的风潮。各种娱乐方式兴起,首先是吃喝风、打麻将风、跳舞风等,让你在风中忙碌着。
进书房的次数就渐少了,真是敌进我退,妻子渐渐的就把书房当作储藏室了。看在眼中,也没有心情去打理了。加上电脑的到来,每天在上班的地方上电脑,当时家里没有装电脑,孩子上高中,当时怕影响孩子学习,等到孩子快高中毕业了,他得考大学了,家里才装上电脑。装电脑时是冬季,冬天西偏房太冷,就装在卧室了。后来孩子带笔记本电脑回来,就把网钱装在他的房间了,他上学去了,我也懒得移回来,渐渐的就在孩子的房间上网了,其实,孩子也就放假回来住几天。渐渐的就把书房放在一边了。
人到中年,放飞的心情越来越远,开始骑车、登山、摄影,我也在追逐世俗的浪花中。登山久了,好像山给了我什么东西,山的宁静、巍峨、沉默、无语、厚实,渐渐地让我思考,也在学会思考。在中年的河中,对于漂浮在河流表层的浪花,在内心中有了一个清醒认识,越来越感觉,自已得有一片清静之地了,回归到八十年代初的读书、生活多好。心静了,就想到了回归,就得静下来,读一点书,不能光靠网络上的片语,得有系统性的认知。
特别是有一天,当我走进一个叫花园村的小村,曾是林县进山西的要道,看到它的落败,和我心中的小城的繁荣,我的心振惊了,我得找到时代背后的东西,什么是社会的微澜。就是在商业社会,钱也不是生活的全部,也得有一片自已的天空,也得有一片自已的灵魂之地。
我又想进书房了,妻子不情愿收拾,还说你让我这里的东西搬到那。还说,你又是一时心血来潮吧。
妻子大部分的东西都收拾了,可是,那些淹盐菜的缸,还有几多的杂物,还静静地躺在书房的角落。想想,一下子不可能一下子清理掉,在自已回归之路中,夹杂着世俗生活的痕迹也是不错的。当我在书房之中静坐时,还不时有淹盐菜的味道,从角落中飘浮出来,不过,自已的心在回归之中,也许这就是闹市之中的原野,深山中的幽兰,碧波中的海,自已一个人,静静的,沉浸在自已的灵魂世界中,守望那心灵的世界,在这里有美的、快乐的、梦想的、飞翔的。
书房离我越近,我感觉到心里越宁静,那种超然于物外,任思想飞翔的日子,内心越有精神,有信仰,有力量,面对未来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可惊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