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古时的“春晚”
我国古时的“春晚”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
自汉武帝开始,为庆贺新年,每年正月初一,由各行商贾抬着彩楼,吹吹打打,来到布政使司大堂前,举行大型文艺汇演,名曰“演春”。表演的形式也颇丰富多彩,有类似今天相声表演的“俳优”;有舞龙舞狮和耍龙灯;有演社戏;有鱼龙曼衍、走绳、藏人幻术等。当然,在众多的娱乐节目中,戏曲是最受人们欢迎的,看戏也就成为人们过年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也最具“春晚”色彩。
最热闹的“春晚”出现在唐朝。唐代宫廷除夕有大筵,通宵达旦,重臣、皇亲均需陪伴皇帝“入阁守岁”,看歌舞表演。节目内容五花八门,远比今天“春晚”丰富。有优人表演的语言类滑稽节目;有相扑、角抵等竞技节目;有顶竿、走索等杂技节目;有吞火、手技等魔术节目;有射箭、耍刀等功夫节目……此外还有驯兽、舞狮、口技等。
唐代是个开放的时代,“春晚”节目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比如顶竿、舞狮、顶盘子、抛坛子等,是从西域传入的。西域文化对唐代影响最大的应数魔术,魔术的神奇让百姓如痴如醉。
唐代“春晚”对艺人的要求较高。有一次“春晚”表演走高索时,一位演员不幸失误坠地而死。唐玄宗时,大年初一还会让走索艺人在宫外表演,让百姓观赏。当时走索的绳索多是软绳,难度较高。唐朝有许多女艺人,技艺高强,女相扑艺人足以胜须眉。
北宋的“春晚”以政治性仪式为主,以显示大宋皇帝的唯我独尊。因此,春节这天,宫廷里要举行大规模的朝会,也就是“春晚”,天子受百官朝贺,也常有辽、高丽、西夏、于阗、回纥等地的外交官前来朝贺,俗谓“排正仗”。“春晚”期间,美女无数,载歌载舞,鼓乐齐鸣、夜夜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