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科历史解密

商鞅成就了秦国霸业,为什么却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

2016-06-29 本文已影响420人  Admin

  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时逢战国礼乐崩坏,各国天才涌现,辨士、策士、纵横家等等,要么一言兴国,要么利口覆国。历史长河风云涌动中,商鞅正是其中法家的代表人物,定制严酷的法律,削弱老氏族利益,推行商鞅变法,一举奠定了秦国横扫六国的霸业基础。可像商鞅这样的功臣为什么最后却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

  商鞅其人

  在姓氏分贵贱的春秋战国,从名字便可看出商鞅的出身并不低。

  商鞅是卫国人,氏为公孙,说明他出自卫国公室。卫国虽是小国,却隶属周王室分支,所以他姓姬。齐鲁卫宋之地多受儒家影响,讲究孔子的仁义礼信。这样的出身,这样的环境却独独出了个钟爱刑名法术之学的商鞅。

  商鞅变法

  商鞅先奔魏国,不得魏惠王所用,后投秦,以霸道之术游说秦孝公,筹备三年,推行变法。

  秦国在春秋时实力不显虽占地八百里,却多为西北苦寒之地,虽民风彪悍人人可战却苦于贫瘠,最终也只能维持七国实力相当的局面,无论先攻哪国都难免遭遇诸侯合纵的局面,而推行变法之后的秦国却显出破冰般的生机。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就成为了秦国政治的指导原则,使秦国领先于山东六国。其次,商鞅执法不避权贵、刑上大夫表明了他坚决贯彻了法家的这一主张。最后,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对自己的学说都及其坚定的贯彻执行,商鞅一样抱着法家“明法”的态度和精神来推行政治改革,让百姓知晓法律。

  车裂之刑

  但也正是这样的坚决严苛为他招来杀身之祸。司马迁评价商鞅,“其天资刻薄人也。”

  据说,商鞅执法之严酷,曾在渭河边一日处决囚犯七百人,河水因此变红,号哭之声惊天动地。商鞅严格执法、滥用酷刑的行为招致普遍的怨恨,《旧唐书》甚至将商鞅称为酷吏。论其谲诈,可与李斯相比。

  商鞅主张刑上大夫,当时还是太子的赢驷犯法,最终刑公子虔,未来的秦惠王遭遇流放。我们后来人是不是可以臆测一下,作为皇位继承人却被流放,虽仍然继任为王,但其间凶险可窥一斑。

  那么,车裂商鞅真的是秦惠王的报复吗?

  帝王心术

  秦惠王时代的辉煌就在于他的识人驭人,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以及赢华、公子疾等都得到重用。秦惠王怎会不知商鞅之才,但是商鞅的悲剧就在于,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商鞅用霸术完成秦国的法制建设,几乎独掌秦国大权,君主制下的法只能有一个人掌控,那就是秦王。所以,在秦孝公时,便知商鞅这样的人是留不得的,秦国不用也不能留给别国。

  所以秦惠王打着受辱报复的名义,任由公子虔诬陷商鞅变法,除掉障碍之后,又以商鞅造反查无实证,公子虔和公孙贾纯属陷害为由,顺手除掉了二人及其大量党羽,这一手帝王心术,秦惠王玩的十分漂亮。

  商鞅被车裂,新法却仍旧实行便可以佐证这一点。秦惠王深知新法的好处,但是新君继位,权力不稳,他以除掉商鞅来缓和与老氏族的关系,又不动声色地埋下陷阱削弱氏族利益,稳固皇权。

  这一场政治角力在两代王公之间悄然完成,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一篇上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