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喜欢听故事
1、所有的童话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儿童都很痴迷。因为它是幻想与现实巧妙而合理的结合。
一个故事总是包含起始、故事情节和结尾。作者创造出的每一个幻想中的人物(例如人、动物、机器、神仙、魔法师等),都离不开生活中的原型。这些人物在一个假想的条件下出现,在虚构的环境中进行活动,最后实现人们所希望的意义。编者逻辑自然,听者合情入理。一个好听的故事就把那个“很久很久以前”或者说“将来”的世界,与儿童“现实”的世界在这个自然展开的过程中得以连接。因为儿童喜欢以自身生活作类比,甚至他会因为过于投入而认为那个主人公就是自己。一旦故事等同现实,他们就不只是用耳朵在听,而是用全身心在感受和体验,他们就会自觉地调动所有的思维与情感。成人对故事的结局只会停留在某一瞬间,他们很快便会回落到真实的生活。而儿童则会比较长时间的耽于故事情节中。譬如说,大多数儿童在听我讲了《舒克和贝塔的故事》后,都会说“我是飞行员舒克,我来帮你啦。”;平时无意间也会学《神奇的豆豆》(自编的)中的主人公豆豆的样子高举双手,大声叫唤“神力显现”……与其说这是一种角色扮演,不如说他们已经“变”成舒克贝塔、“变”成豆豆了。这些孩子喜欢的故事,其实就是运用了幻想与现实巧妙而合理的结合。
2、故事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儿童都乐于听故事,这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故事常常是高于现实的。故事里的生活总是比现实生活更加精彩,引人入胜。即使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也总是有一个完满的结局,让人回味无穷。而听一个故事就可以体验一种生活,并且这种生活允许加入幻想。幻想使生活更加优雅和浪漫。在童话故事里,有感动和温暖,也有智慧和幽默。人们需要幻想,儿童更需要幻想,短短几年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的心灵为幻想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灵敏的触角。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未完待续”的结尾,每一个主人公都可以保持在他特定的年龄。“小红帽”永远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而她的外婆虽然从一开始就是一位老太太,但是几百年过去了,她还活在那个故事里。
我们每个人,除非到了将死之时,都不可能知道自己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故事是没有结局的。但是每一个童话故事,不管这个故事有多长,都有一个结局。听过故事的人都知道,只要听下去,他一定会得到结果。这就给人一种愉悦感。儿童每一次听故事,从理性和情感上,就能一次次地达到这种从开头到结尾的圆满。其实故事的趣味不在结尾,而是在曲折的过程中,儿童需要听故事实际上就是在体验享受这种奇妙的心理。所以,故事比现实多了很多的魔力。这魔力就来自于故事里的生活高于现实。孩子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能表现出世界上各种不同的风貌。它表达了意义,反映了美丑、善恶和智慧。
当孩子听到好的故事,他在心中就留下了许多画面,如森林中的城堡、美丽的公主、善良的精灵、邪恶的魔鬼。尽管他没有亲眼见过这些事物,但他能用他内在的眼睛看见,这个内在的眼睛就是想像力。想像力越是丰富的儿童,它就越喜欢听别人讲故事(本文出自美文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