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七绝赏析
──兼议白居易写《大林寺桃花》心情之探索
一、前言
七绝《大林寺桃花》是一首纪游诗。817年作品写于初夏江州。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作者白居易因直言敢谏,元和10年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元和12年初夏作者游游庐山而作此绝句。这是作者在丢官的失落之感中,对于“芳菲已尽的”时节,托愿于盛开的桃花。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故往春景。咏物寄意慰抚自己,其实已是时过境迁。从表面上看他是写景,从意境看它却不只是一副景色画面了,这里面含蕴着所抒之情,大概这就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之说的体现吧。
为了考证探索作者写此绝句的内在心情,还须从鉴赏作品、写作背景和作者的身世中去探索。
二、原文读译
七绝·大林寺桃花(原文)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
庐山有上、中、下大林寺。中寺在锦涧桥北,是由晋僧慧远建;下寺即旧资圣寺,在锦涧桥西;此诗所指为上大林寺,遗址在今天的花径公园内,为晋代名僧昙诜所建。大林寺之北为大林峰,传晋僧昙诜“杂植花木,郁然成林”,故峰名“大林”,寺也名“大林”。今大林寺已废。
(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4)尽:指花凋谢了。
(5)山寺:指大林寺。
(6)始:才;刚刚。
(7)长恨:常常惋惜。
(8)春归:春天回去了。
(9)觅:寻找。
(10)不知:岂料、想不到。
(11)转:反。
(12)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
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才盛放。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
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
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三、作品赏析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祖上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诞生于河南新郑县一个小官僚家庭。十二、三岁,避乱越中(今浙江)。由于是在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岁月中长大,对普通老百姓的疾苦有所了解。白居易十五、六岁初到长安应试,当他拿着诗文谒见著作郎顾况时,顾况用他的名字和他开玩笑:“长安米价正贵,‘居’也不‘易’!”及至看了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后,大加赞赏:“能做这样的好诗,‘居’亦‘易’矣。”29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以第四名及第。后授官盩厔县尉、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因直言敢谏,元和10年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在九江居留3年多的时间内,经常往游庐山,吟咏很多,并在北香炉峰下,修筑草堂。后出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及刑部尚书。晚期,他随遇而安,息事宁人,极言直谏的拾遗风采消失在“乐天知命”的状态中。唐武宗会昌6年(846年)卒,年75岁。着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他的诗反映人民疾苦,语言平易通俗,明白如话,极受推崇,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作者着有《游大林寺序》,记述与同行者十七人游庐山,宿大林寺。其时为四月初九,而山高地深,尚如正月、二月天,梨桃始花,涧草犹短,风候与平地不同,恍然若别造一世界,因作此诗。这时,作者摘贬为江州司马,诗咏物候,也表旷达。
2、作品赏析
短短四句小诗,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独有情操。
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去,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感慨,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自如,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记游抒情的珍品。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其实,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所以季节的出现也较陆地晚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林寺的桃花在季节上为什么比山下要开得迟?从气象的角度来解释,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受了气温垂直差异的影响。也就是说,大林寺桃花之所以开得迟,原因是由于这里是“山地气候”的
#p#副标题#e#缘故。常识告诉我们,在山地地区,气温是随着地势的高度的上升而相应递减的。一般说,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当山地垂直起伏到几干米时,气温的垂直差异就更为明显。加上植物对气温的适应能力不同,这样,处于不同高度地段的植物景观必然就会出现差异。庐山海拔高度约1400米,山顶气温比山麓平川地区一般要低8~9℃;大林寺位于今日庐山“花径风景区”,比山下平原高出1100余米,气温较山下的九江市一带低6~7℃;加以庐山地处长江与郡阳湖之间,江湖水汽郁结,云雾弥漫,日照不足,更使山上的气温降低,春天当然就来得迟了。可见,在山地地区,植物在垂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与山地气候要素一一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变异分不开的。所以山地地区的气候就表现出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色了。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并非奇迹,只不过作者为抒情所用而已。
四、体会
可见,景中自有深情在,作者的“惜春”情之浓意之切和对于春的留恋,以及“长恨春归无觅处”的伤感,与他的直言犯上而“丢官”的境遇,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然而,时过境迁,只好用寺院里的一片晚开的桃花,以其浪漫之笔抒发余愿而聊以自慰。
至于他后来(晚期)随遇而安,息事宁人,极言直谏的拾遗风采消失在“乐天知命”的状态中,那是写这首诗之后的事。
他的遭遇和特有的心情,不能够脱离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身经历。当然了,对于欣赏者的角度可以聚焦于纯艺术之美。而作者的喜怒哀乐,受制于作者的身世和社会,不可能跟当时的权势毫无关系。
在当代文学艺术的歌颂进步,这应是时代的主旋律;而对于迂腐任行其便,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侯,还能够有人抛头卢洒热血吗?可见,文学假如走上脱离时局政治的纯萃的艺术追求,思想性就必然淡化,甚至导向歧途,便是走向了发展的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