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国历史

陈独秀敬告青年什么

2017-04-12  本文已影响人  中国历史

  陈独秀敬告青年什么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其一的历史地位影响深远。而陈独秀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领导人骨干,主要得益于陈独秀创办的杂志《青年杂志》,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陈独秀敬告青年这篇文章的发表。

  陈独秀是在1915年的9月份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刊物为月刊,主编就是陈独秀本人。并且陈独秀于《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面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名作《敬告青年》。陈独秀敬告青年一文的发表,可谓是《青年杂志》中的一篇堪称纲领性的文章,更是中国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开始的特别宣言书。陈独秀在文章中鼓励青年同志们追求自由、科学,崇尚进步、民主。其中,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贯穿文章始终,为当时处于水深火热的民众和没有方向感的革命者们都提供了一套检验的标准,为中国近代化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敬告青年》这篇文章的发表,不仅对于中国近代化这样一个政治性事件具备深远的长久的影响,而且对于当时中国民众的思想领域也是一番全面的启迪。可以堪称为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文章中突出了对近代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年同志的希冀和愿景,并为他们摆脱了前进的迷茫,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唤醒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同志的爱国爱民意识和救国救民意识。

  胡适与陈独秀之间什么关系

  胡适、陈独秀是两个老朋友,是和具有时代性作用的新文化运动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他们用他们沉重的爱国情感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想要让这场运动以新思想取代旧思想。他们是这场运动的主导者和引领者。胡适、陈独秀的性格是一刚一柔,刚好互补,相得益彰。他们两个堪称中国近现代史上思想界的两大巨人。

  1916年,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当时胡适在美国留学,但知道陈独秀在创办杂志,于是就从美国寄给陈独秀文字改革的稿子。陈独秀收到看了以后,对此大为赞赏,于是马上给胡适回信,在信中陈独秀表达了自己对胡适能给寄来稿子这件事表示非常感谢,称在文字改革时期,能收到这样写实的文章,纯属不易。这份稿子之后就在《新青年》上刊登,并吹响了白话文革命的号角。1917年,陈独秀在北大任教,胡适回国后也在北大任教,两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一起推动新文化运动,成为这场运动的主导人。

  胡适、陈独秀开始是志同道合,但后来他们两人走的方向也是不同的。在五四运动后,两人分道扬镳。陈独秀越来越激进,开始崇尚马克思主义理论,走上了暴力革命的道路,之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而胡适依旧坚持民主、科学,成为了资产阶级的代表人。但两人在信中明确指出,虽然两人走的道路不同,但两人的友谊永远不变。

  革命家陈独秀研究

  陈独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1879年出生在安徽怀宁,原名庆同。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新青年》就是陈独秀一手创办起来的,这本杂志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面对这样一位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做过如此伟大的贡献,然而又有很多是非的大人物,陈独秀在中国近现代的政治舞台上有着很重要的位置,那么面对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我们要客观公正的去研究陈独秀。陈独秀研究中有很多问题,我们可以去探讨,比如陈独秀有没有二次革命论?陈独秀应不应该被开除出党?大革命失败的主要责任在不在陈独秀?

  长久以来,陈独秀研究都是比较片面的,没有很公正、公平的对待。我们一直以为陈独秀的二次革命是导致右倾投降的根本原因,这也是失败的主因。但有些学者指出,陈独秀到底有没有二次革命还需要再进一步探讨,1923年陈独秀形成的观点只能够认为是在革命是领导权问题上有点的认识有点模糊,而这些都已经在四大前后已经放弃了,所以并不能断章取义就认为他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陈独秀研究中大革命失败的主要责任是不是在于陈独秀。其实随着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曾经确实有一段时间看不起无产阶级,但是随着革命的发展,陈独秀也认识到了只有做工的最有用,对无产阶级的认识又进了一个层次。

  朱德陈独秀之间发生了什么

  朱德,这位声名显赫的开国大功将,还是十大元帅之一,全中国老老小小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据悉,这样一位伟大的将军当年在递交入党申请的时候还惨遭当时的共产党领袖陈独秀的婉拒,究竟朱德陈独秀之间发生过怎样的一段事迹呢?

  1922年,朱德前来看望孙炳文,听闻李大钊加入了一个代表工人阶层的党组织,名为共产党,它反对剥削、反对封建、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政权。朱德一听,心里百般激动,当场便表示一定要加入这个先进的党派。他俩立即赶赴李大钊处入党,结果吃了闭门羹,李大钊正巧去了南方,于是朱德便跟着孙炳文去上海见党书记陈独秀。

  八月下旬,朱、陈二人满怀期望地来到陈独秀的住所,叩开了房门,陈独秀见孙炳文一身笔挺,便招待两人进入,问其有何事要相谈。在这样一个伟大政党的领导人面前,朱德一下子慌了神,不知所措了起来,慌乱下便将自己报考陆军、参加战争的各个经历都讲了下来,诚恳地表示想要加入共产党。

  起初陈独秀讲到自己小时候的贫困生活,陈独秀听的甚是认真,后来一听闻朱德是一名军阀旅长时便脸色大变,任凭朱德怎么解释都保持长久的沉默。后来陈独秀对朱德说,希望他能够进行长期地学习以后再申请,因为像他那样的军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形成工人阶级世界观。朱德陈独秀之间正因互相不了解,方才以这样的原因发生了这一“碰壁”事件。

  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

  陈独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不仅是一个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具备先进思想的领袖主干,还是当时著名的新文化运动领导报刊《新青年》的主编。而这本广为人知的名为《新青年》的杂志是在第2卷才改版名作《新青年》,在之前,他的名字叫做《青年杂志》。

  这本杂志可谓是陈独秀一手创办,陈独秀青年杂志之间具有如同历史一般密不可分的关联,可以说,没有陈独秀就没有《青年杂志》,而没有《青年杂志》,也就没有新文化运动,或者说,这样一场对中国近代化意义远大的运动或许就会延期,没能这么早尽快到来。

  陈独秀是在1915年的9月份在沪地创办了《青年杂志》,刊物为月刊,主编就是陈独秀先生。并且陈独秀于《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面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名作《敬告青年》。《敬告青年》一文的发表,可谓是对于《青年杂志》这本杂志而言具备纲领性意义的文章。陈独秀在文章中鼓励青年同志们追求自由、科学,崇尚进步、民主。

  陈独秀青年杂志,率先在当时一片朦胧的中国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并翻译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此刊的创办可谓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陈独秀与《青年杂志》(也就是后来的《新青年》)从此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上处于不可忽略的重要历史地位,并永载史册。

  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贡献

  说起陈独秀就不得不提五四运动,说起五四运动,又不得不提为陈独秀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而说起新文化运动的开端,则不得不提及为陈独秀所创办并主编的一本杂志《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所以,陈独秀与五四运动的故事得先从《青年杂志》说起。

  陈独秀于1915年九月份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刊物为月刊,主编就是陈独秀本人。此刊的创办可谓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标志,并且陈独秀于青年杂志的创刊册上面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名作《敬告青年》。这篇文章的发表,对于整本杂志而言几乎是一篇具备纲领性的文章。陈独秀在文章中鼓励青年同志们追求自由、科学,崇尚进步、民主。

  而后,在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利用《新青年》这一杂志与其新文化运动的战友们共同编辑,为五四运动做最全面和及时的报道,并提出重要的运动口号和运动纲领。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自然而然的扮演着正面引导民众参与运动的重要作用。

  所以说,陈独秀可谓是五四运动中最具关键色彩的旗手之一,在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领袖角色。甚至有学者认为在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情境中,陈独秀可谓是五四运动中的总司令,但是在历史课本中确实充分肯定了陈独秀的领导地位,但并没有提出陈独秀作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样一种说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