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情绪模式

2024-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星语的光辉岁月

今天早上剑群老师带领的读书会,后面有半个小时时间,是用来讨论答疑的,我提出了目前面临的一个情况,就是孩子一想到上学就情绪烦躁。

通过今天的读书内容,我意识到孩子是对去学校上学这个事情有一个很深的负面印痕,她一想到去上学就抗拒,烦躁。我希望帮助孩子去看见并松动这个模式,再支持她慢慢走出来。

剑群老师说,要分两个方面去进行,第一是自己的状态先调整好,第二才是怎样帮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状态。这个事情里,界限要分清,孩子该做的事情一定要让她自己去完成。

通过我的描述,剑群老师说,我是有恐惧在的。我自己的感受是,当我听到孩子说“你别跟我说上学的事情,我很烦”这句话的时候,我是平静的,接纳的。我离开走开了,给她一个空间,也给自己空间。我没有感觉到恐惧。

后来付老师也参与进来了,她站在她的角度,复述了一下我说的事情,表达了她看到和感受到的画面。她说,在孩子觉得烦躁的时候,如果父母的能量足够,可以陪伴孩子,并且拥抱孩子。和孩子的心连在一起,就会感知到孩子的内在感受是什么,她的渴望是什么。

这让我意识到,在孩子说出那句话的时候,我会本能的走开,觉得自己面对不了,这个细节的背后,我是有恐惧在的。

我一开始聚焦点在于孩子这个模式,却没有关注到自己在面对孩子这样情况的时候,自己的模式在起反应。

结合书中的说到的三个问题,考虑一下,

1:我为什么是这样情绪?——下意识的逃避,走开?因为我知道,这是当下我可以做的最好选择了——给彼此空间,接纳彼此,不评判。这是对自己和孩子的保护,不是逃避 最起码,我不想用逃避这个词来定义自己的这个行为。

2:这个情绪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之前我会基于自己的恐惧对孩子说“你总是要面对的,逃避不是办法。”是因为,我对自己就是这样的暴力,有很多不接纳,我生活在恐惧中。觉得自己这样下去就一定会越来越差,没有希望了。这也是之前我催促孩子太多,导致她抗拒上学的原因之一。我害怕自己不够好,被别人看轻,否定。我发现,我的孩子现在也是这个模式——怕自己不够好,被人看轻,被人否定,不被认可,甚至没有资格好好活着。

3:我被这样的情绪控制困扰多久了?也许是在我小时候,第一次被爸爸批评,冷漠的对待?也许是在初中毕业之后,没能继续上学,在心里就留下了“无资格感”的创伤?也许是结婚20年,自己始终没有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导致我骨子里的不自信和无资格感在作祟?是的,很多时候,我自己是恐惧的。

恐惧的妈妈,陪伴着孩子,孩子是能够感受到这份无处不在的恐惧的。

此时我想到的是,我接纳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接纳孩子的现状。我允许恐惧出现,我对它说,欢迎,欢迎,你是来提醒我一些事情的,你也将会陪伴我一生。你帮我承担了我生命中的阴暗面,谢谢你,辛苦了。

感谢我的孩子,来到我的生命中。我接纳孩子带给我的所有挑战,这些都是我的生命经历,我如何定义这些,如何回应,取决于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