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00天俱乐部想法每天写500字

变量1|描述历史的模式

2019-04-08  本文已影响11人  拾光散人

今天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的第95天

阅读本数:第六本

阅读书目:《变量》第一章

1.两棵树

2.30年

3.长河和大树

阅读时长:一个小时

勇气读书会打卡95天

前段时间,我又重听了一遍罗胖的跨年演讲,这个演讲有多成功,无需赘言。

我和很多朋友一样,对“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那句话,一直音犹在耳。

这让我对这套写作时间跨度是30年、一年一本的年度系列报告丛书充满好奇。

我想,接下来,我该走进何帆老师,去好好地品读那本念念不忘的《变量》了。

“两棵树”,是一个时代的印证,它承载了岁月的痕迹、历史的光影。

可是,当我们站在树下,久久伫立,试图从它身上找到一些完全准确的时间故事,才发现,在历史的长河里,人类的记忆是如此渺小而模糊。

或许,时间的力量就在于此吧!

如果说,21天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时间间隔,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是天才定律的时间间隔,那么,30年就是一段历史蜿蜒曲折的发展历程。

三十年,风云变化,三十年,世事变迁。

长河和大树,是两种不同的窥探历史的视角。

长河模式是单向度的,而且是站在更加宏大的角度,粗线条地去看待历史,它通过描述历史这条河流的曲折行程,告诉我们历史的最终归宿。

大树模式是多维度的,而且是相对微观的,更细致地,它通过观察嫩芽和新枝,并不断把目光拉回母体,帮助我们去体察。

或许,我们于历史,可能模糊不堪,但我觉得,至少,在当时的情境中,我们是无比清晰地。


更多精彩

变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