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会友散文随笔专题投稿每天写1000字

愿未来的每一步,都能与幸福同行

2019-04-12  本文已影响4人  吴江月

最近看到听到了很多让我焦虑不安的事。

先拿我身边的故事讲起,我有个同事,他的妹妹小时候受过惊吓,智力稍微有点偏低,被一个云南的小伙,未经过我同事家人同意,就类似囚禁一样把他的妹妹弄回了云南,没有领证就生下了一个孩子。

后来历经波折,我同事好不容易才从云南把他妹妹弄回来,弄回来之后呢,那个小伙怀着仇恨,从云南跑到山东,带着刀,找到我同事家里,把我同事的父亲直接砍成重伤,我同事身上也被砍了几刀。

更令人心痛的是,在我同事和他父亲反击的时候,因为自卫过当,直接导致了那个小伙的死亡,酿成了一场惨剧。


2018年7月的一个夜晚,晚上11点多,一个喝醉酒的青年,砸开了一个已经关门并入睡了的大爷的小门市,就是为了买一盒烟。

买烟的时候大爷多问他要了一块钱,青年当时就火了,并和那个大爷吵了起来,骂骂咧咧的青年带着酒气,回去拿了一把匕首,并返回大爷的门市将其捅死。

还有最近在网上传得风风火火的孩子打父母的视频,我们不仅要反问,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出又一出的惨剧?

最后在和一位资深老教师谈话交流的时候,才深深意识到这一切最初的源头都是因为教育的缺失,而家庭教育,又是这一切罪恶的最关键源头。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能影响一个孩子无论是智力还是情商的高低。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虽然过于以偏概全,但是很大一部分的概率分析这是对的。当然,后天行为的养成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世界观,但无疑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

那教育是什么?教育并不是你看过多少专业的书,拿过多高的学历,而是你的心的大小,心的弹性,是你心里有没有爱。那个为了一块钱杀人的青年受到的并不是教育,那些在大街上公然打父母的孩子受到的也不是教育,那个在背后向我同事家人挥刀的小伙受到的也不是教育。

教育,教书育人,只教书不育人,那不是教育。

就拿孝顺父母这件事来说,有人认为能养父母,能给父母钱,让他们衣食无忧就是孝顺。这是不对的,你对父母不敬,经常呵斥父母,哪怕给他们再多钱,那也不能算作孝顺。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所以孔子才会讲“色难”!

就更不要提那些打父母的孩子了,他们受到的根本不是教育,只是溺爱而已,这溺爱,最终变成了荼毒,变成了恶果,让人深恶痛绝。

那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呢?会不会也像那位买烟的青年,那位向我同事挥刀的小伙一样,给社会带来不安定?

当然,这些都只是很小很小一部分的个例,但是我们希望这个例,也能消失殆尽,希望我们的教育能更好,希望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安定,希望我们的国人越来越幸福。

最后,也非常感谢那些在我人生走向歧途时伸手把我拉回来的人,谢谢你们!

愿未来的每一步,都能与幸福同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