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感悟06:报恩只在正当时
原创 远山近水 远山近水读经典
收录于话题#《红楼梦》章回启示录
自《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在荣国府的出现,可给繁华着锦的豪门大院,带来一股清流。
她那来自乡野间朴实、憨厚的气息,给一众太太、奶奶、姑娘们,带来别样的欢乐。
而从这位满满烟火气的姥姥身上,更能看到人心都有的感恩、报恩的品质。
中国人信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俗话也说,猫狗识恩情。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颗知恩图报的心。受过的恩,曾拥有的情,怎会轻易忘记?
只是,这恩情、这深情,并不是即刻就能报,即刻就有能力、有时机去报。
所以,我们常会看到,有人表现得云淡风轻,有人被认为无情无义。
这一回,刘姥姥表面上说是“特来瞧瞧嫂子,也请请姑太太的安。”可是,若非穷困潦倒,怎会卖下老脸,借着沾亲带故,来碰碰运气?
穷在深山无人问。难怪掌权理事的凤姐,从来没听说过这门亲戚。
然而,就这样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却顺风顺水、遇到贵人。
她找到陪房周瑞家的,对方爽快地把她推荐给凤姐,让她见到“真佛”。只因这周嫂子的丈夫早年争买田地,刘姥姥的女婿之父多有帮忙、出力。
而刘姥姥没有实际见面的王夫人,也暗中指示凤姐给其一定的救济。只因20年前,王夫人祖上和刘姥姥一家连过宗。
恩情自在人心,哪怕其中横亘了多少时光、岁月,牵涉了多少复杂世情。
正是王夫人和周嫂子俩人一番感恩,让远道而来的刘姥姥,赚了个“盆满钵满”。
当然,刘姥姥受恩以后,不忘报恩。
在凤姐最危急、落魄时,她倾尽全力解救了其最挂念的女儿巧姐,只因其大方支援过自己20两白银。
人心换人心,得意之时你举手之恩,危难之时我万死不辞。
恩情不会忘,报恩只在正当时。
战国时代四大公子之一,魏国的信陵君,以谦卑、厚礼广交天下宾客。
70多岁的侯生学识道德很好,受到信陵君多次拜见,可他似乎从不领情、视若无人。
而常受礼遇的屠夫朱亥,也没什么好脸色,回报信陵君的热情。
然而,当信陵君为救姐姐孤身赴险、凶多吉少时,两位平日冷漠、不识好歹的宾客,却伸出大义之手。
侯生久候在城门口,给他献上巧取兵符的妙计,然后以死相谢。
朱亥紧随信陵君,在遭遇质疑和威胁时,挺身一锤制伏敌将,勇猛救急。
最终,信陵君带着兵符,率大军打败秦军,解救了赵国之急。
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在乎一时一地的浓厚或亲密。
你为之付出的那个人,也许看起来一直是甘之若饴、安然享受。
可在你最危难时,他能借给你最坚实的肩膀,为你阻挡风雨,报答你曾经的恩情。
人心得人心,真朋友不在乎山高路远、时过境迁。
还记得父亲在身患重病时,让我陪伴他去遥远的山村,看望曾一起下放的朋友。
我当时很迟疑:“都几十年没有联系了,您这突然一去,谁还认得您?谁会接待您?”
可父亲却深情而自信地说:“不,你放心,这份情他们认,一定还认!”
日月轮转,时光匆匆。沧桑老人,似乎只在一夜之间,白了少年头。
可是,心底的情谊,却是一生的温暖和守候。
也许,那个人多年未曾谋面。即便,那个人近在咫尺、就在眼前。
有种笃定的情缘,只是没有说,却从来不会变。
这就是恩情,是曾经你对我的牵绊,我对你的依赖。
报怨短、报恩长,感怀不只是一瞬间……
作者:远山近水 微信号:远山近水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