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颂文学教室烟雨亭《人生感悟ABC》

423故事节|那个叫蒋坤元的男子汉,他是我的老师

2018-05-09  本文已影响1019人  Mr_稻香老农
423故事节|那个叫蒋坤元的男子汉,他是我的老师

原创声明:本文参加“423简书故事节”大赛,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

我从苏北平原到彩云之南后,我带着妻儿借住在玉溪城中的丈母娘家,靠着多年的顽强拼搏,我和我的妻儿终于在这个边陲之城有了自己的一扇窗户。

当我用胼手胝足、一颗汗珠摔八瓣地挣得的十多万元的血汗钱,把我的女儿芳芳培养成一个女大学生后,我想静下心来重拾我多年未泯的文学梦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我的弟弟姜广平向我推荐了简书,可是他自己却不知到哪儿去了。我也不管了,就让小芳芳帮我下载了简书软件到手机桌面上,随后就用Mr_稻香老农的名义注册登陆简书。

我弟弟向我推荐简书时,他还给我寄来了一款笔记本电脑,好像要五千多元才能买到。但我嫌在上边打字慢(其实不是慢,而是我特笨,打字技术不到家而显得不快),我就干脆在手机上噼里啪啦地刷刷刷了,一天刷它个三千来字也不是很难的事,我那个第一篇故事节有六千多字,半天就刷好了,如果电脑很熟手的话,顶多两个小时就搞定,但是我不能够办到,只能在手机上刷,刷,刷它个文章,不亦快哉!

不过,用手机刷文章,除了慢,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它的容量太小了,常常会出现“你的存储严重不足,请清理垃圾,否则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的字样。多少次手机卡壳了,我想停更了,不再写了,就在这个时候,我在简书上遇到了那个阳澄湖畔的叫蒋坤元的男子汉,是他激励着我战胜困难走出写作的低谷。

我记得很清楚,我读过简友彩缤的一篇文章,初次知道了蒋老师,当我读到齐帆齐老师的文章时,我对蒋老师的看法就更加全面了。

我读齐帆齐老师的文章,我仿佛看见了一个阳澄湖畔的青年,当时他才十八岁,他在没有考上大学后就穿上了军装参军了。

这个十八岁的青年不是别人,他就是以后成为了一个网红作家的蒋坤元老师。

那时他的家庭很贫困啊,贫困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他的爷爷得了病缠绵在床上,都因为家中没钱不能送爷爷去医院治疗。他家这么贫困,当然就没什么权势了。

他家很贫困,很没有权势,因此,他在送他去当兵的人群中虽然也看见了他的初恋情人,但在他去当兵有一年后,他的初恋情人还是和他们村村支书的儿子喝上了订亲酒。

他心里很痛啊,他说:“在那样一个年代,你贫穷,你无权势,你有最美好的爱情,你说,你会有什么结果呢?”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蒋老师时隔多年,仍然对那件事念念不忘,可见那人那事伤他有多重。

然而,正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无伟男”,蒋坤元老师也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从小面对着贫困家庭而束手无策,面对着爷爷疾病缠身而爱莫能助,面对着初恋情人的移情别恋而徒唤奈何,这一切的苦难都激励着他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用自己增强的才干改变自己的衰败的命运。他当时想到了,他现在做到了。

不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他当兵几年后,用他自己的话讲,他又像高加林一样回来了。

高加林何许人也?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只有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才知道,高加林是著名作家路遥在他的小说《人生》中塑造的一个人物。《人生》那时被拍摄成电影,曾经风靡大江南北,根本不像现在的电影还要靠午夜在影剧院空转放映机来获得票房纪录。而它之所以这么火,是因为路遥塑造的这个一无所有的农村青年太成功了。

蒋老师说他退伍后又像高加林一样回来了,无非是说他一无所有罢了。蒋老师后来又到他的家乡所在的乡镇工厂里干过,在这期间,他纯粹就是一个打工的。他在这期间经过了太多的磨砺,吃过很多苦。苦难和逆境对于强者来说,是上天赋予他锻炼的机会,而在这当中,他在社会的最底层,结识了各种各样的人,这为他以后创作散文和小说,打下了非常坚实、良好的基础,说是上天很巧妙地给了他一笔很丰厚的精神财富也未为不可。

正因为他还很贫困,他才要“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因此,他在2006年10月的一天,他骑着一辆也不算很经典的摩托车到阳澄湖镇招商中心去买土地了。买土地这件事在他的代表作散文《我的写作情缘|我想抱太阳》里有很翔实的记载,那个中心的人见过坐名汽车来买土地的,却从来没见过骑摩托车的来买土地,他们怀疑他是不是疯了或者是一时心血来潮,他们打电话给镇党委书记。

有时,一个人要想成功,光靠孤军奋战是不行的,他还得靠天时、地利和人和。天时他占了,当时招商政策允许买土地;地利他有了,他家就住在全国闻名的阳澄湖湖畔;人和他也很托党和人民政府的福,他也有了。真是巧儿的妈妈巧煞人,那个镇党委书记原来是他的同学,他在初中时当班长,镇党委书记还蛮听他的话。别人质疑他的实力,而镇党委书记却很相信他的能力。在镇党委书记对他的嘉许下,他成功地留下了20万元的买土地定金。也就是说,他只要把足够买土地的后续资金筹措到位,他是不必担忧买不到土地的。

然而,好事多磨,他把处面的难关都打通后,他买土地的想法却遭到了家里人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家里人能不反对和抵制吗?他把他的全部身家20万元交了定金后,他就身无分文呢,而买土地要数百万元呢,是个天文数字,不是零打碎敲的。换了谁的家人都会反对和抵制的,人们都习惯了过四平八稳的生活,而不想去冒险。

在这个时候,他带着他的夫人去找了一个有着佛教信仰的阿姨,那个阿姨跟他和家人说他能买土地。她倒不是有什么封建迷信,而是她摸准了土地市场的行情和她具有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她平时对他和他夫人的能力又很有所了解,所以她才说他买土地能买的。

就这样,他说服夫人去跟他阿舅商量。他夫人虽然对他2002年9月跳槽离开她哥哥颇有微辞,但跟他毕竟要“上阵一家人,打仗夫妻兵”,还是先去跟哥哥说了一下,之后,蒋老师去找阿舅,才能用他阿舅的厂房房产证和厂房所在地的土地证作抵押,贷到了350万元,把25亩地拿到手了。

他买土地和建厂房,前后贷了3000多万元的贷款。我用阿拉伯数字记载他贷得这笔天文数字的壮举,就是想很清楚地告诉大家,当时蒋老师确凿是够有一身英雄虎胆的。如果没有非凡的胆略和魄力,我相信,即便是蒋老师自己也不敢去借这3000多万元的贷款。3000对一个平民百姓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还要在后边加上万元,想想你都要为之咋舌不已。

蒋老师走的这段创业路是很艰辛的。原因者何?这是因为他到了2008年这一年,一场被美国那个国家引发起来的世界金融危机正席卷全球,他像一棵还未扎根土壤的幼树“被一下子打到阳澄湖水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造的28000平方米的厂房,没有人来租赁。没有人来租,还能用什么去还那沉重的贷款利息?之所以没有人来租,是因为谁也不敢在商海里轻撄其锋了,经商赚不到钱,还不如不去下海,下海有可能会被淹死,轻则血本无归,重则会跳楼跳阳澄湖,谁还敢再去租赁厂房发展什么经济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