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二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犹太人
截止到2011年,20%的诺贝尔化学奖,25%的诺贝尔物理奖,27%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41%的诺贝尔经济奖都被犹太人收入囊中,但犹太人在世界上的人口只占0.3%,犹太人果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吗?
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孕育了古老的大河文明。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在两河流域的南部建立,其鼎盛时期是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公元前1400年左右,亚述复兴,实行野蛮残暴的对外征服政策,向南征服了古巴比伦。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逐步瓦解,新巴比伦成为两河流域强大的国家。
巴勒斯坦地处地中海东海岸,是犹太文明的摇篮。公元前3000年代,属于塞姆族的咖南人在此定居,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希伯来人战胜了咖南人,逐渐转入定居,希伯来人分为两大部落,居北部的称以色列人,居南部的称犹太人。
公元前9至公元前8世纪,以色列和犹太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彼此削弱了力量,给外敌以可乘之机。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灭掉以色列王国,俘虏了2万多人,犹太王国在向亚述交付大量赎金后才免于灭亡。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入侵巴勒斯坦,攻陷耶路撒冷,灭掉了犹太王国,把犹太人从贵族到平民移徙到巴比伦,囚禁了四十多年,史称"巴比伦之囚"。
直到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灭亡了新巴比伦,犹太人才得以返回巴勒斯坦。波斯灭亡后,希腊人、罗马人先后征服了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进行反抗斗争,但都被血腥镇压。犹太人便大批流散到世界各地,历史上称为"播迁"。
两千多年后,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企图灭绝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屠杀了近600万犹太人。据战后统计:截止到1945年,波兰原有350万犹太人只剩下7万余人,荷兰的14万犹太人只剩下3.5万人,罗马尼亚的65万犹太人仅剩下25万人,而德国和奥地利的33万犹太人仅有4万人生还,还有许多国家的犹太人惨遭迫害。整个世界当时三分之一的犹太人成为纳粹种族主义学说的牺牲品,这次的大屠杀几乎彻底摧毁犹太人在欧洲2000年的文化历史沉淀。埃利·威塞尔的自传体小说《夜》描写了犹太人在集中营的悲惨生活,深切同情饱受战火的人民,引发人们对战争的谴责,埃利·威塞尔也因这本书获得了1986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
到21世纪初,犹太人主要居住在以色列和美国,有了稳定的发展。
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多次险遭灭顶之灾。几千年的历史变迁,犹太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坚强熬过了严酷的隆冬,迎来了生命的春天。现在的犹太民族,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民族,而且是一个令人敬畏的民族。
占世界人口0.3%的犹太人,却拿走了百分之二十的诺贝尔奖。有人曾说:世界的财富在美国人的兜里,而美国人的财富在犹太人的脑子里。虽然我不认同前半句,但后半句还是有道理的:在美国的百万富翁中有20%是犹太人;在美国前400名巨富中,犹太人占了30%。诺贝尔奖获得的科学家里有30%是犹太人,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犹太人占27%。在非科学领域,犹太人还拿走了12%的诺贝尔文学奖,三分之一以上的普利策奖("新闻界中的诺贝尔奖"),三分之一以上的奥斯卡奖。在各个领域犹太民族都有十分杰出的代表人物:
历史上第一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共产主义的伟大先驱,和德里希·恩格斯一同创造了《共产党宣言》,推动了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
天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99年出版的《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他还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形成,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柱。
犹太人被誉为"智商最高的民族"。有人表示疑问:他们之所以取得如此丰厚的成就,真是因为他们比常人聪明吗,就像爱因斯坦那样?我想还是因为他们的文化。
犹太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教育的民族,在孩子们刚会说话的时候,犹太人就会教他们读《圣经》。母亲会事先在《圣经》上抹上蜂蜜,让孩子去舔,让孩子们明白书本是甜的。老师会在课本里藏一些糖果,鼓励他们去读书,这是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
有人说: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最可怕的民族。一位留美学生在网上发言感慨:美国到处都是读书的人,中国一列地铁上找不到一个读书的人。一位从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工程师发现,机舱内不睡觉玩iPad、玩手机的基本都是中国人,而多的是外国乘客在安静地处理工作或是阅读。这一系列的事实都在向我们中国人敲响警钟。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58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6本,相比而言,日本的人均阅读量是40本,俄罗斯是55本,以色列是60本,中国人的阅读量的确很低。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手机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手机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们足不出户却能知晓天下事,但手机是一把双刃剑,人们过度地依赖它,手机便成了祸端:有多少人早上醒来最先拿起的是手机,晚上睡觉时最后放下的是手机?我们沉浸在碎片化的阅读中,不能自拔:你有多久没好
好看过一本书了,你有多久没动过笔了?
犹太人认为孩子是民族的希望,所以从小就十分重视对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反观我们许多中国家长:教导孩子要多看书,自己却整天抱着手机刷屏、打游戏。甚至还有的家长用手机来哄孩子:你听话我就让你玩手机。试问,这样的教育真的能培育好我们的下一代吗?
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读书64本,而且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国家,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20%的诺贝尔奖会被犹太人收入囊中了,因为那本应是他们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