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589)
2020-06-18 本文已影响0人
真老实人_425a
补遗卷十(八) 【原书补遗卷十·一三】
吾乡厉太鸿与沈归愚,同在浙江志馆,而诗派不合。余道:厉公七古气弱,非其所长,然近体清妙,至今为浙派者,谁能及之?如:“身披絮帽寒犹薄,才上篮舆趣便生。”“压枝梅子多难数,过雨杨花贴地飞。”“白日如年娱我老,绿阴似水送春归。”《入都会试途中除夕》云:“荒村已是裁春帖,茅店还闻索酒钱。”“烛为留人迟见跋,鸡防失旦故争先。”皆绝调也。
厉鹗,(1692年—1752年),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沈德潜,(1673年—1769年),字碻(què)士,号归愚,江苏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大臣、诗人、著名学者。
絮帽,棉帽,或是锦帽。
篮舆,汉语词汇。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也说古时一种竹制的坐椅。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袁枚与沈德潜的诗论不同,故对其多有微词。厉鹗诗作则与袁枚相通,故为厉鹗点赞也是理所应当。本条诗话所收诗句,的确构思奇妙,格调清新,引人深思,回味隽永。只是“身披絮帽寒犹薄,才上篮舆趣便生”一联中的“絮帽”一词,有称是棉帽的,有称是锦帽的。絮帽一词似乎出自苏东坡诗“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是对白云绕山的一种比喻。虚用可以,而实用在“身披絮帽寒犹薄”中则不妥。毕竟,帽子不能披在身上。至于“蓝舆”是啥,多数人不会知晓,为何“才上篮舆趣便生”?放张照片上来,想象一下自己坐上去的感觉,是不是觉得特别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