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杂谈婚姻育儿育儿即育己

那些我们所担心的孩子会有的偏见,究竟是谁的偏见?

2018-12-10  本文已影响3人  皓熹

早晨起床,天变凉了,皓拿出一条厚的裤子,发现短了一截,我兴奋的说:“哥哥长高了,弟弟又有新衣服穿了。”

奶奶在一旁泼冷水:“到时候弟弟不一定穿哦!”

“弟弟长大了,肯定也会要穿新衣服的哟!旧衣服,谁会喜欢穿?”

我愣了一下,小孩子对新旧美丑其实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而这些所谓的要穿新,要穿好,或者说很多偏见执念,难道不就是大人自己的偏见吗?然后就用这样的形式灌输给了孩子。

少年宫旁边有个滑坡,很多小朋友拿着专业的滑滑梯工具在那里打滚,皓皓直接用裤子滚,摩擦力太大很难滑下来。我便随手给了他一个塑料袋,皓皓用袋子包裹着屁股,一次又一次从最高处滑下来,开心得很。

那些我们所担心的孩子会有的偏见,究竟是谁的偏见?

爸爸在旁边感叹,小孩子就是好,不会因为外物(工具没人家专业)而影响游戏的心情。

其实,所谓工具专业与否,这只是大人的感觉,小孩子在意的,不过是游戏的过程。当然,如果大人总是当着孩子的面感叹这个,不知道时间久了,皓皓会不会也不愿意用塑料袋滑了。

最近天冷,先后给宝宝们买了几个保温水壶,哥哥嘴上说着弟弟的水壶丑,却小心翼翼地跟弟弟商量能不能借用一天弟弟的水壶,背着弟弟的水壶去学校,可神气可开心了。而弟弟呢,拿着自己的水壶不好好喝水,一有机会拿到哥哥的水壶,就猛地吸上一大口,脸上带着大大的满足。

小朋友嘛,才不管哪个水壶贵哪个便宜,哪个新哪个旧,他们就是觉得,我没用过的就是好的。

所以说,它又验证了一个观点,决定我们幸福感的,并不是目前的处境,而是对目前处境的认知。同样的状况,认知不同,幸福感也许会天差地别。

同样是先天身体残疾,有的人会认为上天不公、全社会都亏欠他,进而报复社会;有人会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碌碌一生;而有的人,却能正视自己的缺陷,变得更加努力,从而弥补了缺陷,甚至取得了常人无法取得的成就。课本上那些身体残缺的伟人不正是如此。

而这种感知,不是先天具备的能力,通常是教育引导的结果。

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反映的恰恰是家长的态度。

当我们教给了孩子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世界,孩子就学会了偏见。

我们不能一边抱怨生活的繁琐,一边又希望孩子有阳光积极的心态,这样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

当我们希望孩子没有偏见时,是不是应该先放下自己的偏见?

那些我们所担心的孩子会有的偏见,究竟是谁的偏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