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单元主题为“阅读要有一定速度”。语文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本课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是: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第一课时,我以基础知识和阅读策略为主。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落实了阅读策略。我以单元导读页引入,导入新课,明确学习提示,引入学习策略。通过齐读的方式,明确课题下的学习提示,并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时间。我提示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并不是一目十行,目光扫过文字的时间,而是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用时间。整体阅读完毕后,我出示较为简单的题目,进行阅读检测。检测结果各不相同。随即,我请阅读速度较快且准确的同学分享阅读方法。请阅读速度较快但不准确的同学,谈谈原因。结合同学们的交流,我总结提高了阅读速度的方法。1.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象画面;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不停下来,不回读。再次总结阅读方法,让同学们对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更加明确。如果总结方法后,让同学们利用学到的方法再读一遍课文,效果应该会更好些。
第二课时,主要厘清文章结构,交流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乡亲们美好的品质。复习导入后,我以问题“什么是搭石?为什么要摆搭石。本文围绕搭石写了哪几部分内容?”为引领,请同学们利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再次走进课文。
什么是搭石?为什么要摆搭石,同学们很容易从第一自然段找出来。“本文围绕搭石写了哪几部分内容?”这一问题有些难度,所以我给同学们提供了范例,如,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搭石,以及摆搭石的原因,所以我将这一段总结为“话搭石”。有了借鉴,同学们很快总结出“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三部分。
在交流印象深刻的画面时,交流的同学较少,我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品质的较多。如果在这一问题下,提供学习指导和回答范例,学生更易自主学习。比如,以第二自然段“老人摆搭石”为例,如果我先以文字的形式,给出回答范例:请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我对老人摆搭石的画面印象深刻。上了年岁的老人,无论怎样着急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稳,一定会放下东西,找来合适的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开。(读句子)从中我体会到了乡亲们与人为善的美好品质。这一问题还可以更改为:交流印象深刻的画面,并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乡亲们怎样的品质?问题提得准,支架给得及时,学生学习才能有效进行。
在分享走搭石协调有序的场面时,我请几个同学现场表演。这也是课堂的一大趣味。一是理解为什么要紧走搭石,一是感受协调有序的美感。我至今记得自己上小学时,语文老师点着脚尖给我们表演走搭石的情景。我早已忘记那篇课文是什么,直至我自己教学《搭石》,那一幕又浮现在我脑海中。
第二课时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学习最后一自然段时,临近下课,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由我进行了总结,课后发现效果极差。同时,文中两个关键句的作用没有在课堂中展现。如“搭石是家乡的一道风景线。”是全文的中心句。最后一自然段是主旨句,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总起来说,在第二课时备课过程中,没有整理好教材内容,问题设计不够清晰具体,主题升华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做到,充分备课,不熟于心,不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