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终于,读完了《仓央嘉措诗传》。
刚开始读时,有些舍不得,就像是和情人约会,总希望时光能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我要细细品味甜蜜的时刻。于是,读几页,放几天,甚至转身捧起了其他的书。而它,就像仓央嘉措自己写的一句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终究是要读下去的。不读,心里总是有空缺。读,心里却是满满的忧伤。越读越不忍读下去,越读越不忍放手,从来没有一本书给我这样奇异的感觉。
《红楼梦》,我可以反复读,读到自己一个人都能把它演绎出来。可是这本关于仓央嘉措的诗和故事,我想,我只读一遍就可以了。因为接下来我迫不及待要做的是,背起行囊追寻大师的足迹。是的,对江南的女子来说,如果读完一本书,就梦想着行万里路,这本书就是关于仓央嘉措的。因为唯有如此,方能解开心中之结。
大师的人生也是分为前半生和后半生。前半生就像俗世中的我们,渴望自由却又不得自由。生活、爱情、事业,都只能受制于命运的牵绊。他的寂寞、忧伤和无奈,我感同身受。如果可以穿越,我愿意化作一缕清风,只为传送他的一声轻叹。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反复咀嚼着这两句诗,心中时而激荡时而旖旎。游离于僧与俗、佛与尘、枷锁与自由之间的人啊,你倾倒的何止是那年那月的众生,还有三百年后的我!
大师的前半生很短暂,可是经历的种种却胜过了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三生三世。真的,很多人的一生其实和蝼蚁无异,枉担了高等动物的虚名。大师的前半生让我们心疼心伤,却也让我们迷恋迷醉。这样的人生或许修炼了几生几世才配拥有,我们凡夫俗女终究是慧根不足,灵性欠缺,只能碌碌无为地过着或长或短的一生。
大师的前半生在青海湖畔戛然而止,就像曹雪芹只写了半部《红楼梦》,这让多少红迷们和仓央迷们扼腕痛惜。
大师究竟有没有后半生?没有人能理直气壮地给出一个答案。大概只有青海湖知道了。可是青海湖却静静地沉默着。本书作者却心有不甘,她终于找到了关于大师后半生的蛛丝马迹。于是,大师的一生就很圆满地结束了。在流浪了十年后,大师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活佛。三十年后,安详地圆寂于蒙古地区的阿拉善盟。
合上书,我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不清是满意还是遗憾。对于三百年后的我来说,仓央嘉措他究竟只活了25岁还是64岁,真的不是那么重要。我当然愿意他活得长寿一点,最好能活到现在,那么我一定会奋不顾身地去西藏或者去内蒙古拜见他,而不像现在,顾虑时间顾虑金钱顾虑身体。
他终究是走了,走得无影无踪。三百年过去了,我想追也太晚了。从此,我只能从他留下的诗歌里思念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因为,来生终究是虚的,你才是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