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2018-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秀出水平_298f

让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母亲一直引为自豪。偶然间,母亲发现儿子在大学留了长头发,让她难过万分,于是要求儿子立即整改,并以“断粮”施压,儿子拒绝,被迫宣布自立。于是,一场母子对决就此展开。

可以想像一下事情发展的趋势。儿子马上调整学习计划。开始做家教、打零工解决自己的日常开支,暂时放弃毕业后立刻出国的打算。没有了家庭的支持,与父母的关系也渐渐疏远。而母亲这边,因逼迫儿子未果,却又放不下面子,爱恨交加,抑郁寡欢。

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式的父母对孩子在生活上关心倍至,不惜包办代替,造就了众多生活低能孩子。此外,中国式父母热衷于帮孩子设计人生,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更有甚者,有些中国式父母希望孩子的‘’三观‘’符合自己的要求,前述案例就是如此。

究竟原因,中国父母大多不知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父母以为细致周到照顾孩子就是爱孩子,不知道因此忽略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以为为孩子设计人生就是负责任的态度,却不知因此扼杀了孩子探索的乐趣。爱孩子的达到的最佳效果,让孩子更快乐,培养其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其未来具备较强的生活本领。

中国父母缺乏与孩子平等交流的意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即使小孩子也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认同他的想法。父母事事要求孩子顺从自己的想法,不仅让孩子丧失探索的欲望和思考的习惯,更助长了孩子与父母的对抗心理。

中国父母之所以热衷管孩子,因为不知如何过好自己。孩子长大后终究要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他们尤其不想重复父母的生活。开明的父母会识趣地适当‘’放纵‘’孩子尝试不同的生活,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由探索自己的人生。与此同时,有智慧的父母在孩子长大后专注经营自己的人生,为自己活一把。孩子成年后,他们最大的心愿也许就是希望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过上丰富多彩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