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自在】

2024-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灵素心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只一“学”字到底。学者,觉也。念念背尘合觉,谓之志;觉不被迷情所动,谓之立;觉能破微细疑网,谓之不惑;觉能透真妄关头,谓之知天命;觉六根皆如来藏,谓之耳顺;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逾矩,此是得心自在。

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故云:“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此孔子之真语实语,若作谦词解释,冤却大圣一生苦心。

返闻闻自性,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逆极而顺,故名“耳顺”,即闻所闻尽,分得耳门圆照三昧也。

                              ——《四书蕅益解》

江谦 【补注】

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六识,如来藏即佛性,亦即无量无边、不生不灭、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妙真如心也。真者不妄,如者不变,妙者不可思议也。

入流亡所,即返闻闻自性。逆随缘之流,顺不动之性。性体不动,故能闻所闻俱尽也,是谓圆照三昧。三昧者,正定之法门也。

                             

子欲论文。不有六经四子在乎。而大成于孔子。吾试喻之。孔子之文。正大而光明。日月也。孔子之文。蓄而汪洋。河海也。孔子之文。融粹而温润。良玉也。孔子之文。切近而精实。五谷也。此其大较也。业文者宜何师也。而况乎为僧者之不以文为业也。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