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每天写1000字

遇见,内蒙古

2017-06-09  本文已影响101人  山河九鼎

文/山河九鼎

遇见,内蒙古

看过神剧《还珠格格》的人都知道,片头曲《当》的前奏响起,出现的就是在草原上骑马驰骋的画面。

尤其是剧中小燕子和五阿哥他们在一片苍茫的草原上,嬉笑打闹,任性追逐,那么的豪情万丈。真是应了那句: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还有《射雕英雄传》里,郭靖自小在草原上长大,跟着江南七怪习武,向哲别学射箭本领。曾在空旷的草地上与托雷摔跤,也曾对着头顶的苍穹弯弓射大雕。

这一幕幕,让没有去过草原的人,不禁心向往之。

尤其是像我这样一个在南方小城土生土长的文艺女青年,骨子里更是对草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结。

所幸的是,这个怀揣了许久的草原梦,终于在5月底实现了。

内蒙古博物院

初探内蒙古,历史的回望

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云层稀薄,视野清晰。

底下是连绵不绝的山脉,沟壑分明,错落有致。

抵达内蒙古的第一站,是呼和浩特。公元2017年5月25日,北京时间19点,飞机延误了半个小时。

坐着舒适的商务车行驶在宽阔的街头,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车水马龙,心里不禁在嘀咕:这,就是传说中的内蒙古?

真正对这片神奇的土地有进一步的了解,是在第二天上午参观内蒙古博物院的时候。凭身份证取票,免费开放。当地朋友特请了一个讲解员,蒙古族的姑娘,生的高挑美丽,一身颇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挺赏心悦目。

整个博物院占地6万多平米,三个楼层共有9个展厅,从历史、文化、人物、风情等各个层面展示了内蒙古。从白垩纪远古时代的恐龙化石,到现代引领科技的航天技术,这不仅仅是一次参观了解,更是一次历史的回望。

印象最深刻的两个画面,一个是两头象紧紧相依的化石,有一个很凄美的名字,叫做“永恒的夫妻”;另一个是一种因头上长满犄角而被形容为“为爱而死”的鹿。

永恒的夫妻

因为工作的关系,考察过许多地方的博物馆,但大多感觉都比较空泛,形式大过内容,让人看了一圈出来真正能留在脑子里的东西很少。

但这个博物院却让我刮目相看,整个规划布局相当宏大,展厅的功能设置也比较齐全,主要的是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犹如一幅全景图,将整个内蒙古的前世今生徐徐铺展,让人一目了然。

坦白地说,之前对内蒙古的认识还停留在非常浅显的层面。经过这么一番猎奇,顿时对这个地方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游走乌兰察布,民俗的视野

以前看清宫剧,“八旗子弟”是出现频率非常高一个词。

没想到行程的第二站,就是离呼和浩特近一百公里外的镶蓝旗大本营,这个古朴的村落隶属于乌兰察布。

内蒙古地广人稀,整个村庄非常空旷,犹如一个粗犷的汉子,不像我们南方的山村秀气地像个姑娘。

可没想到就是在这么一个人烟近乎荒芜的地方,却还藏留着许多民俗的印迹。

民俗收藏品

康熙年间御赐的石碑,栓马用的石杆,精耕细作的农具,日常生活的器皿,甚至连手表、挂钟、录音机等物件都一应俱全。

这,无疑又刷新了我的认识。从前以为内蒙古是草原地区,以游牧为主,没想到这里也有许多跟内地农耕文化相同的东西。

不过仔细回想民国初年那段“走西口”的历史,也就不难理解,当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之间的通道被打通,随之带来的就是两地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互相交融。

从蓝旗古村落出发,驱车几十公里,来到了集宁这个地方。等着被揭开神秘面纱的,是关于察哈尔的民俗文化。

康熙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75年,清王朝建立了察哈尔八旗。而其实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察哈尔就是最重要的政权部落之一。

察哈尔民俗博物馆

当我走进察哈尔民俗博物馆,印入眼帘就是蒙古健儿骑在马背的黑色雕塑,底下是一副八旗分布图,那一刻仿佛透过历史的滚滚烟尘,进入了古老的草原文明。

这一趟历史与文化的行走,让我不禁思索,人类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宏大而永恒的主题,而民俗的积淀与展示,恰好为我们开了一扇窗,透过它,既可以感知历史,又可以反思文明。

举办书画联展,文化的交流

此次到内蒙古的主要目的,是洽谈举办内蒙古、台湾、香港三地之间的书画联展,当然参与的还有河北与梅州。

负责牵头的是当地一位非常德高望重之人,据说祖上世代为官,显赫八方,大家喜欢称呼他为“王爷”。他热衷于收藏文物,耗费几十年的心血,积淀之深厚让我叹为观止,甚至还拥有私人博物馆。

台湾那边来的老先生,亦是一个大有来头之人,曾经当过陈立夫的机要秘书,一直身居要职,退休之后热衷于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七十几岁的高龄,依旧儒雅风趣,谈笑风生。

书法交流

要做成一件事并不容易,尤其是涉及到两岸三地。但这帮“老头”却干劲十足,让我这小年轻十分惭愧。其实人往往就需要这股热诚,只要有心去做一件事,还在乎什么年龄大小?

内蒙古的苍茫草原,台湾的秀丽山水,香港的繁华都市,河北的华夏腹地,梅州的客家风情,当这些地方的文化碰撞在一起,无疑是一种灵动的交融,能打破地域的局限,亦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或许,这才是文化的意义所在。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内蒙古的第四天,终于到了向往已久的大草原。

据说,在内蒙草原地区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晚上冻死一头牛,早上起来开始剥牛肉,到了下午还没来得及剥的肉已经臭掉了。

虽然是一个调侃,虽然才短短几句话,却将草原地区昼夜温差大的现象给表达出来了。

我去的是腾辉锡勒草原,一个叫黄花沟的地方。汽车徐徐地行驶在空旷的马路上,两边是一片苍茫的草原,远处稀稀落落地散布着蒙古包,还有牛羊在吃草。

腾辉锡勒草原

那句“天苍苍,野茫茫,风水草地见牛羊”,大概就是这么一番景象吧!

到达山顶的时候,迫不及待地下车,那颗雀跃的心仿佛要跳出来了。只是,没想到,看似风和日丽,草原上的风却威力那么大,一阵阵迎面吹来,长发飘摇,衣衫舞动,有一种微微刺骨的清冽。

山坡上有一块一米见方的黑色石碑,走进一看原来是北魏御苑遗址。仔细打量,也依稀还能看出一些古城墙的遗迹。随手上网问了一下度娘,北魏、辽代、元代的皇帝都曾到此巡幸,《魏书·太祖纪》里还有相关的记载。

北魏御苑遗址

因为同行的都是文化界的老前辈,对于这个遗址,既是出于对历史的探究,亦有着不同的见解。而最让我感受深刻的,并不是好奇于这个遗址的存在,而是庆幸自己在行走的过程中可以见到不同的天地。

此次草原之行的一大遗憾,便是还未到最佳的季节,未能窥见草原最美的姿态,也由于还未对游客开放,没能体验一把策马奔腾的潇洒。

离开草原的时候,我特地回眸,只见白云悠悠,青草茫茫,黄花点点,清风阵阵,这么近,那么远。

恍若是在轻声地道别,又似在温柔地呢喃:

何日君再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