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零派140号白三儿消零专题读书

学习《论语》之感二十三

2021-07-11  本文已影响0人  河边海草1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这是孔子对财富追求的深刻体会。也道出了现代人对财富观的不良动机。我们总是说,钱是赚回来的,好像人的一辈子都是为了赚钱而来,现代人,你不觉得累吗?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就是手执皮鞭的事情,我也去做。如果不可以求得,还是做我应该做的事吧。”

其实,现在的大多数人,都被钱所累,为了赚钱,付出了血与汗,甚至生命,真的值得吗?让我们深刻领悟孔子的这句话吧,我想你们会轻松很多,愉快很多。

我们常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孔子好像也相信这样的话。这不是宿命论吗?肯定不是,更不是命定论。因为透过修养自己的德行,是加以改变自己。这是孔子为了提醒大家,既然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为什么要追逐财富,而不改变成就自己应该做的呢?

求取财富的结果,若是不能达成自己的理想,人岂不成了赚钱的工具,有什么价值呢?这又可苦呢?如果利用所求得的财富,来完成自己的理想,还要追究求取财富的手段和过程,合不合理,有没有不义之财。这种求财的方向本来就存在问题。所以孔子认为不如尊重命运的安排,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用费心费力去求取财富。不如费心费力修正好自己,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财富自然而然就会到来,叫水到渠成。反正该来的跑不掉,不该来的求不到。何必枉费心机?

从吾所好,不是顺从自己的爱好,而是坚持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正道,完成自己的愿望,愿景。

很多人在追求财富,真正如愿的,永远只是少数。可见财富是不可求的,仅能尽力而为,试试看自己有多少财富的命罢了,实在太累了。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立定志愿,坚定目标,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命中有财富,自然随着来,岂不是每天都活在愉快之中吗?

不合于义的财富,称为不义之财,迟早也会散去。当然不应该去求取了。为了钱,这叫做明知故犯。做合理的事情,赚取合理的财富,才是正当的途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最近很火的徽州宴、滴滴事件,一味只是追求财富的,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