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Dv001专题【要求上传生活9张图,可不附文】巢湖文海

读书札记:卢梭对学术腐败的讽刺(旧文)

2018-03-22  本文已影响86人  耕夫呓语
让•雅克•卢梭

既然腐败这个社会毒瘤,以权力为核心和支点,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和蔓延,学术和艺术这两个圣洁高雅的殿堂当然也不能幸免。

权力找商人去寻租而获取金钱,那是一种臭味相投的媾和。但是,如今这个恶棍又把通红的眼睛盯住了雅典娜和维纳斯这两个美丽的女神,妄图逼良为娼,去玷污美丽,亵渎真理,则标志着社会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堕落将入万劫不复。

坚决遏制学术腐败和艺术腐败,更是对真理的尊重和敬畏,对人性和道德的拯救,是执政者高屋建瓴的明智之举。从某个角度而言,它比惩治经济领域的腐败有更深远的意义。“有钱,任性”是当今的网络流行语。其实想想,可怕的不是金钱任性,而是权力任性。

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启蒙的巨匠卢梭,在他的那部著名的回忆录《忏悔录》里,记载了他在巴黎时的一段经历,对他那个时代,君主专制制下法兰西的学术腐败进行过辛辣的讽刺,读来令人啼笑皆非,却又发人深省。

卢梭年轻的时候,有一个阶段,对音乐产生了狂热的爱好并潜心钻研,有所建树。二十多岁时,怀揣着他的梦想和一本音乐研究的著作,来到巴黎这个世界魔都。经朋友的推荐,他获得了一个参加法兰西学院组织的对他的音乐理论著作进行评审答辩的机会。以他渊博的学识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做底气,加上他骨子里对上流社会及贵族的蔑视,他在写他初次步入法兰西学院的殿堂和见到那些正襟危坐的院士们时“并不比初次见到一位美丽的贵族夫人更让他感到腼腆和局促不安”。评审的过程也验证了他的话。法兰西皇家科学院为他的音乐论文组织了一个三人评审小组。这三位科学院士,一个是数学家,一个是化学家,一个是天文学家。评审的结果可想而知。结果不足为奇,“然而出奇的倒是那些大学者可谓无所不知,而他们竟不懂得,每个人只应该审查自己本行以内的事物”卢梭写道。

这是多么绝妙的讽刺啊!如果我们把鲁迅的杂文,看成是和社会丑恶现象短兵相接的血淋淋的匕首,而卢梭的语言,则是一根根银针,虽不见淋漓的血肉,却深入肌理,让你有说不出来滋味,却能产生出奇的效果。

这里既然谈到了鲁迅,顺便再说两句并没跑题的题外话。鲁迅是世纪初中国思想启蒙的先驱者之一,说他是中国二十世纪初的卢梭,我看一点都不为过。然而,我近期却在网络上看到一篇研究鲁迅的文章,不是研究鲁迅的作品和他的思想,而是抱着鲁迅的流水账日记,洋洋洒洒地计算出鲁迅在民国教育部任职,北大、厦大教书,上海写作等几十年间,荷包里进了多少银元。

我们不能说这是一种学术腐败,因为和权力没有多少关系,我们权且称之为“学术庸俗”吧!这是金钱社会催生的学术研究怪胎,它貌似学术研究,却把学术研究带入歧途,比学术腐败更具欺骗性和危害性。在百家竞鸣、言论相对自由的网络时代,虽不能禁止,但绝不能提倡和鼓励。

陈澍田,草于2017年1月22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