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我们的婚姻越来越贵
前几天表弟商量婚事,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农村丰厚的彩礼和传说中质朴的民风完美错位,原来在老家娶个媳妇需要这么多钱。
表弟今年20岁,在农村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大舅两年前就为他盖好了楼房,一直没敢装修,不是怕花钱而是怕装的不好看到时候新媳妇不满意。一入冬舅妈就把在外打工的表弟叫了回来,每天都在安排相亲,不是别的看不上表弟,就是表弟看不上别人,眼看春节了,表弟的婚事还是没有着落,把大舅和舅妈俩人愁的,生怕儿子娶不到媳妇。
终于在春暖花开的三月表弟和一个姑娘看对了眼,两人一拍即合,相见恨晚,姑娘长得白白静静,甜美可爱,舅妈高兴的合不拢嘴,农村人的爱情有着有着田野里生长的直接和粗狂,没有过多的拍拖,很快双方父母就开始商量婚事。
大舅算是明事理,主动说房子按照姑娘的想法装修,如果需要车子15万以内都随姑娘喜欢,但家里也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盖了房子、买了车子手上余款确实剩余不多,所以彩礼方面能否放宽一些?舅妈也表示,老两口都还年轻,身体也都硬朗,还能挣钱,以后大家一起过日子,不会亏待姑娘。
原本表弟以为姑娘听了以后会理解,没想到对方一听就炸了,表示房子、车子本来就应该全部男方出,各种首饰礼节物品,外加18万的彩礼一样都不能少。大舅算了下前前后后加起来要四五十万,原本想解释一下,最后却张了张嘴什么都没说,大舅不是心疼钱的主儿,为了孩子他愿意省吃俭用,把最好的都给出来,无奈手里余粮欠缺,人手里没钱说话底气不足,那场谈判自然是以不欢而散收尾。
表弟和姑娘隔着手机屏幕从一开始的互诉衷肠到后面的互相指责,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为自己的父母考虑,毋庸置疑,谈婚事谈蹦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表弟当即表示这婚不结了,大舅在抽完第二包烟以后站起来向门外走去,晚上回来后从棉衣内层口袋里掏出一张卡:婚期如期举行!也许这就是大舅心中的父爱,如山一般强大,如天一般伟岸,他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没钱而丢掉他以为的幸福,那种愧疚和不安远比他每天起早贪黑的在田地里操劳辛苦的多。
就这样表弟把姑娘风风光光的娶进了门,虽然棺材本已经全部拿出,但大舅和舅妈还是很高兴,对于他们而言,儿子结婚是任务,今天他们的任务终于完成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把这项任务圆满的划上了句话。
我们总说结婚生子是两个人的事情,爱情也好,条件也罢都应该以两个年轻人的能力为主,但如今在农村有多少孩子结婚是父母的任务,沉重的彩礼,日渐飙升的要求,让多少“准公婆”们望而却步,娶个媳妇脱层皮,辛辛苦苦一辈子,分分钟回到解放前。
我非常不认可这种所谓的“习俗”,在农村一家有女百家求,日渐盛行,男孩子一抓一大把,谁家如果有适龄女儿,真是条件随便开,感情是其次,外貌和家庭情况占首位,没有人想过这样待价而沽的婚姻,到底有什么幸福可言。大家只是一味的在攀比,谁家的彩礼更厚重,谁家的房子更气派,谁家的条件更优渥。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攀比文化,有时候好的攀比能促进人的进步,像这种没有理由的攀比,毁的是父母的健康,是下一代的幸福。
彩礼是多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我们无法去判别他到底是不是陋习,适当的彩礼是两个家庭对小夫妻的爱,没有固定的数值,也不代表任何态度,有些家庭条件好一些,彩礼会多一些,当然一般这种情况,在女儿出嫁的时候,父母的陪嫁也会相应的多一些,其目的是为了给刚刚迈入婚姻殿堂的小两口一个起步资金,希望他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有些家庭比较困难,那就少给一些,通常这种时候,公婆会觉得亏钱儿媳,一定会在感情上充分的去弥补,把媳妇当闺女一样去疼爱和关怀。
彩礼原本只是一个习俗,却被世俗被妖魔化,给的多就说明婆家重视我,给的少就说明没把我放在眼里,没有彩礼就等于没有商量婚事的可能性。对于女方而言,哪怕让未来公婆和老公去借钱也一定要把彩礼凑齐,目的是不能比别人差,本着攀比的态度,摒弃婚姻的本质,彩礼被抬的越来越高,与之相伴的是婚后日渐严重的婆媳问题,夫妻矛盾,不要说没有影响,婚前你所有的无理要求,在婚后都会慢慢偿还。
好的爱情应该建立在彼此相爱,互相尊重,彼此宽容,互相理解,从一开始就奠定好基调,漫长的婚姻才会在正确的轨道上越走越好。
愿你找到梦里的姑娘,不为彩礼而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