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大学的你该怎么看待非专业课
文 / 颜寂
01
九月,或者八月,你们这一大群告别了刻板严肃的高三生活的青春期的孩子,将怀揣着一颗扑通直跳的好奇心踏入大学校园。
你们或将迎来大汗淋漓的军训,在骄阳下留下你们无畏的身影;
或将参加像烟花雨一样绚烂密集的社团组织招新,在各大平台上印下你们自信又谨慎的脚印;
在这些落幕后,更多的时间,你们将与面临大学的学习,不容忽视的专业课,伴随着那些鸡肋一样的基础课程。
此时,有人将烦恼,我经历高考,千辛万苦来到这里,不是为了继续学习语数外理化,而是为了用知识武装自己以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
但是亲爱的,你可知道,存在即合理?那些看似无用的课程,着实有着大用处。
02
当你置身于一个综合性大学里,每天欣赏不同专业形形色色的人们在执着于你认为或无聊透顶或精彩纷呈的兴趣爱好或专业知识的时候;
当你为获得大把自由时光而欢欣雀跃,每天迫不及待地游走于各种公教楼和社团组织之间的时候;
当你做完日常你喜欢的事情,终于能够伴着点点星光一路欢歌着骑回宿舍的时候;
总是会有不固定的某个人,开始旁敲侧击地询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认真地了解那些与你的专业之路毫无交集的知识?
每到这种时候,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觉便油然而生。直到听完昨晚生命科学史的讲师的一席话,才有了言语来回答这种无休止的询问。
03
徐平教授说,
对于那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学问,不要以为与你无关而置若罔闻,恰恰相反,你要尽量去了解,或许那正是你赖以破旧立新的依托;
对于那些看起来没有实用价值玄而又玄的思想,不要嗤之以鼻,恰恰相反,你要费力去思考,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会不知不觉中给你提供意想不到的援助。
想起以前老师说,每一次物理学科的重大突破,都会或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其他自然科学甚至是人文科学的伟大进步。就好比显微镜的问世,是物理光学的应用,与生物一结合,便加深了人类对细胞内部的认识。如此种种,每每带给世人以震撼与福音。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不知道在何时何地,会恰好需要某一方面的知识,到那时,倘若只能孑然长叹一句“我的专业书上没有相关要求”,岂不可笑,岂不悔之晚矣!
04
以上观点也只是比较表面的现象,就好像被老师抽查到背古诗文而卡带一般的困窘,看起来似乎可以弥补。
然而,更重要的是,来自新的领域的与你本专业思维截然不同的知识,或许能够带给你新的思维方式。那些看似纯粹花花草草的知识,外化你形,内化你心,带给你的将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举个例子,李政道先生曾经谈论过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他说,自然规律越简单,应用越广泛,往往越深刻;同理,艺术情感越普遍,反应越强烈,往往越优秀。事实也的确是这样。牛顿第二定律表达为“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这般简洁有力的结论,每一个学过物理的人都深谙其理,艺术亦然。
同样,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音乐并不影响研究工作,它们两者都是从同一渴望之泉摄取营养,而他们给人类带来的慰藉也是互为补充的。”音乐和科学就这样在追求目标和探索动机上沟通起来:科学揭示外部物质世界的未知和和谐,音乐揭示内部精神世界的未知和和谐,二者在达到和谐之巅时殊途同归。
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与科学创造是触类旁通的,在创造的时刻,二者之间的屏障往往就消失了。
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说到底,都蕴藏着无限的和谐美,数的和谐,天体运动的乐章,大自然的音符,电磁场的交响,万有引力的序曲......这些的这些,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灵感就这样喷薄而出,一发不可收。
音乐如此,再类比到文学,类比到绘画,类比到每一个存在即合理的爱好中去,一切的回答尽显其睿智与奥义。
05
当亨德森左手哲学右手医书的时候,当诺贝尔年少时说起他的志向是一位诗人的时候,当爱因斯坦在演奏小提琴时突然离场写起物理公式的时候,你,是否还觉得难以理解?
诺贝尔说,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雕琢的宝石。
那么,琢玉之器,何不试百种而尽得其美。
06
希望我的医学之路,尽管漫长,却溢满书香。
希望以上所述,能够为你的大学助力,成为你所学专业的卓越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