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高考看大学生涯规划
高考已经过去好些年了,可每年的这个时候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关注高考的相关新闻。当年的挑灯夜读,全力以赴仍然依稀记得。高三那一年,虽然辛苦,却也充满了希望。
曾几何时,我觉得在国内念书太惨了,千军万马挤着过独木桥。直到工作以后我有机会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学生,才知道原来想要上名校在哪都不容易。比如很多顶尖的韩国高中里的标准作息是7-11。千万别以为人家只上半天学,那可是从早上7点一直待到夜里的11点才能放学。而最近美国几所名校的招生丑闻也让人意识到学生们想要上哈佛耶鲁,不光成绩好,还得有过人的特长,和良好的家境。
印度人那么多,高考的竞争应该也很激烈吧?
印度的中小学跟我们一样也是12年,学生一般在10年级分科,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除了国内有的文科和理科,他们还多了一门商科。理科最难,商科其次,文科相对容易。学生在12年级也就是我们的高三参加“高考”。印度的高考并不实行全国性的统考。各个邦和各个大学都有自己的一套考试和招生体系,让人眼花缭乱。如果想要入读国立大学,比如著名的印度理工学院(米叔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就是以印度理工为原型),学生还得参加全国性的考试。虽然免除了“一考定终生”的压力,可印度学生也常常因为众多的考试而无比焦虑。如果报读多间大学,在高考季节参加十几次考试也是十分常见的。
印度大学之多也令人称奇。美国的高等院校数目超过五千,而中国接近三千,印度有九百来所大学及近四万所学院。这些学院跟小型的大学无异,只是需要挂靠一间政府认可的大学,大多沿用大学的课程,学生毕业时获得的则是所属大学的学位。
即便在印度升学的选择如此之多,15到29岁的年轻人的自杀率却位于世界前列。其中考试压力是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印度,几乎每隔一小时就有一个学生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印度最有名的大学当属印度理工,相当于清华在国内的地位。因为学生们对于印度理工的狂热,政府在全国一共开设了23间印度理工。虽然每一间的排名和整体实力大有差异,但就专业领域来讲印度理工一般都胜过其他同类型的学校。印度人常说,考不上印度理工的学生才去美国念书。每年在印度近五十万理科考生中,只有一万个左右的学生能有幸被录取。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憧憬着能考上印度理工。因为印度理工有单独的考试,类似国内黄冈和衡水那样的“高考工厂”也应运而生并且蓬勃发展。学生们在高中的最后两年基本都会参加专门的补习班或者补习学校,来准备印度理工的考试。复读重考的也不在少数。
像所有成绩优异的学生一样,我的印度先生也准备过印度理工的考试。几场模考下来,他的成绩还不错,考上的问题应该不大。虽然成绩优异,读理工科确不是先生的理想。一个偶然的机会,先生听说在美国的文理学院能自由选择专业,甚至能为自己度身订造新的专业,便铁了心决定要考去美国念大学。
印度因为殖民的缘故,一般人首选去英国留学,再加上当年信息不发达,先生回忆那段日子像是无头苍蝇,完全靠着自己的摸索完成了大学入学申请。虽然在传统中学的体系下,他的课外活动几乎为零,却也凭着几近完美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成绩获得了一所东岸老牌文理学院的全额奖学金。
先生说在大学期间,他终于能真正按着自己的兴趣学习,读了四年的哲学和经济学。毕业以后,他辗转从纽约到伦敦最后来到香港落脚。因为在金融行业工作,他身边的很多印度朋友都是印度理工的高材生。如果说我的印度先生是学霸,那他印度理工的朋友们应该算得上是学神了吧!他们大多毕业后留洋深造,有料又有趣。
大家的选择的路径不一样,却都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这应该也算是殊途同归吧。只是先生打趣的说道,那些印度理工的朋友们,发奋考上了,四年大学期间还不敢松懈,最后也不过跟他一样在香港做金融民工。他不无庆幸当年自己本科就去美国读书的决定。
玩笑归玩笑,我还真认认真真的和先生还有他那些学神朋友们讨论过名校究竟意味着什么?大家一致的观点就是,不论在中国,印度,还是美国,不管考试或者升学的结局如何,人生的路还很长,也有很多重新洗牌的机会。入读名校确实能提供良好的平台,可也意味着全新的起点和更大的挑战。很多印度理工的学子们承受不了压力,最后变得普普通通,默默无闻。也有很多非名校毕业生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那么进入大学之后,该怎么规划大学生涯?以下是我对印度精英们采访后的一些心得,加上自己这些年在教育领域工作的感悟,希望对准备进入大学的年轻朋友们有所帮助。
十七八岁的学生,大多数人在选大学和选专业的时候都很迷茫,并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印度的精英们选择去学理工科,也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期间正是进行兴趣梳理,自我发现的好时机。世界日新月异,很多的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前所未闻。即使实在名校,大学的专业学习并不足以应对变化万千的工作。而学会学习的能力和持续学习的动力比一纸名校证书的含金量更高,也都将对未知的人生和职业产生更大的助力。
很多人从事的行业都和大学专业毫不相关。专业培养的更多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印度理工的毕业生大多选择了薪水更高,就业前景也更好的金融行业。而先生就更不用说了,从哲学到金融,跨了一百八十度。我自己从法语专业毕业了之后就来到香港从事教育发展方面的工作。即便如此,我在大学期间的专业训练仍然培养了很多核心技能,让我直到今天都受益颇深。比如对事物的好奇心,对学习的持续兴趣,开明的态度以及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大学期间可以多学一些“有用”的东西。比如能够“应万变”的技能,像是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力。印度精英们说话的能力确实让人佩服!
也应该学习一些“无用”的东西,只有念大学时才能奢侈的拥有时间去纯粹的学这些东西。比如培养一门兴趣,在孤独的时候,兴趣是最好的朋友,能够伴你左右。我常常感慨那些出色的精英们,私底下还能有各种爱好,从越野跑,到爵士乐,到红酒鉴赏,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那些无用的还包括一些知识领域。又比如哲学,它是科学中的科学,是对天地人的探索。不管在中国还是印度,文史哲都是冷门专业,毕了业也不好找工作。反观在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这些专业确是非常受欢迎的。很多名牌企业的首席执行官(CEO)都在本科念的是冷门专业,像高盛银行和美国运通的CEO读的都是历史。先生常说即便在金融领域,很多时候他未必能用经济或者金融原理去评估市场的变化,反而是他的哲学背景起了很大帮助。市场是不理性的,而太多的人尝试用理论和模型去解析和预测不理性的市场。但哲学往往能提供更海阔天空的看问题的眼界。我们的一位印度理工的朋友在大学时选修了电影制作的课程。虽然他从没打算从事相关工作,只是带着好奇心纯属玩票。毕业那年他和几位朋友制作的电影短片竟然也一个不大不小的国际电影节获奖。
即便印度的教育十分强调理工科,越来越多人都变成了”博雅教育“的粉丝。中文对于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翻译真可以说是”信,达,雅“。学识渊博,生活雅致。博雅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深度及广度。学生们往往可以等到大学的第二年结束再选择专业。在这之前主要是用来涉猎自己的学术兴趣,从而为专业选择确定方向。很多专业和课程也更加强调“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另外很多推行博雅教育的文理学院或者院校都实行小班教学。美国著名的文理学院的师生比例都在1比5到1比6左右。试想一下一个教授在讲课,课堂里只坐着5到6个学生。这样的模式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非常高。很多国内的院校都已经开始类似尝试,比如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和北大的元培实验班。复旦和交大也在入校时不再分科,进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也有很多学校开始教授通识课程。在印度,由一众顶尖欧美名校毕业的成功人士设立的Ashoka大学也是很好的例子。作为印度第一间文理学院,引得很多印裔教授纷纷离开优渥的教学生活环境回流到印度加入这一教育创新的实验中去。
大学除了学习,也应该用来交朋友和寻找导师。大学的感情常常很纯粹,而且说不定哪天你就和室友一起创造了下一个facebook或者腾讯。而导师们常常能在关键的点上给与建议。先生是因为导师的指点误打误撞进入金融行业,并且通过校友的引荐毕业后就一举拿下了华尔街的一间银行的工作。而那些在香港工作的印度理工的毕业生们也得益于庞大的校友网络,工作和晋升的机会源源不断。我也在大学期间和职业生涯里遇到了很多的贵人,时常为我指点迷津。当年大学时我获得了一家国际基金会的资助去美国学习,和基金会当时的主席一直保持着联系。后来她又举荐我来香港工作,一直为我的职业发展加油鼓劲。
最后,再给大家一个独门秘籍。米叔的那部“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电影告诉所有想要拥有开挂人生的莘莘学子们 -- 追寻你所热爱的,成功便会追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