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萱萱的早安文(7.17)
亲爱的萱萱:
我今天起晚了,接近六点半才起来,所以早安文可能写不完,等到晚上下班再回来补上剩下的部分。
先说说好消息吧,昨天咳嗽的时候咳了很多痰出来,虽然目前嗓子里还有一点咳不出来,但是我觉得距离康复的希望更近了些。
昨天还全身酸痛好像从骨缝里透出来的一样,然后我就查了下看是啥问题,应该是乙型流感。
网上说这是比较轻的病情,一般很快就能康复不用太担心,一定要多喝水多休息,必要的时候再吃药处理。
我昨天早上是最难受的,脑袋也疼,十点多没有病人了就去午休的地方躺着睡觉,当时还鼻塞醒过很多次,中午吃了东西又继续睡,下午早点回家歇着。
除了看了一会儿《人间草木》以及晚上听了一下课,昨天是最躺平的一天。
不过我觉得休息不是罪过,生病还不休息就在透支身体。
下午的时候有个老奶奶想来治疗,然后我告诉她今天做不了了,因为我生病了很难受。
她说:我生病了都不该你生病,你要健健康康的。
我当时很感动,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婆婆,才来过两次。
晚上听的课还比较浅显易懂,我就记住了几个点。
刚开始是讲一个作家的故事,瑞安曾经因写作不被认同陷入消极,他的朋友劳伦寄来一块石头,信上说这是一块能转运的石头。
其实这块石头很普通,是劳伦某次过生日他养母送的,劳伦每次遇到不幸的事情时就会摸一摸石头,感恩养母爱自己,其实就是想告诉瑞安要拥有感恩之心。
瑞安拥有了石头后开始观察生命中有什么值得感恩的事情,后来继续坚持写作终于成功。
那本书叫《感恩的奇迹》,我昨天也放进书架了。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如果一个人手里有五个苹果。
他愿意把四个苹果分给他人,他有可能得到西瓜、桃子、香蕉和葡萄,这样他就能同时吃到五种水果。
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复出之后你不一定知道能得到什么,有可能得到的比你想象的要多,如果不去付出,那苹果就还是苹果。
这个故事包含的道理很简单,但我发现很多人都没做到。
大家都希望先得到别人给予的东西,然后衡量完手里的价值再去给予他人相等的回报。
豆包我还没用过,之前有朋友说可以导入书籍要求AI提炼精华内容向它提问整本书的内容,这样能快速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精读。
这样如果一本书几十万字就能立刻知道核心论点,的确省了时间。
早安心语:当我们觉得一无所有的时候,不要忘记有爱自己的人、有自由的思想和健康、完整、善良的心。
早安
爱你的云清雪
2024年7月17日 早上的时候看到还差六百多字才够有点头疼,这一天时间发生了不少事情又觉得其实写够了并不难。
这两天咳嗽才发现身边很多人也是生病状态,之前自己健康的时候总觉得其他人也是健康的。
你说这种是咋回事呢?是平常只留意到一部分人群 还是因为那时候自己还不是病人所以不关注?
我觉得每时每刻都有不幸的事情在发生,只是那时候的自己不是人群中的一员,所以关注点不在这里。
说起那位作曲家的故事,我也很久没有感受过心流是什么感觉了,应该是停止写小说后,沉浸写作的感觉还会有,但是跟沉迷在剧情中写作是不一样的感觉。
所以我也在想未来到底是什么模样的,现在做不了多余的事情,每天能安稳的把该做的部分完成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考虑其他的事情。
昨天还骨头痛,今天好多了,当然还是会有,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总觉得在好转。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过?
我那天听一些快退休的人在聊天,他们觉得儿女长大了有一份工作,然后组建一个家庭生个孩子,以后守着孩子长大就退休,人生就是这样过的。
我同事的观念也差不多,他现在也觉得赚的钱都是给孩子花的,比如补习班、训练营,嘴里喊着不舍得,该花的一点儿都不少。
可我怎么觉得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在自己身上花钱,学会给自己制造幸福呢?
似乎老一辈的观念跟年轻一辈的区别很大,年轻人会考虑自己的感受也考虑他人的感受,少部分只考虑自己,而老一辈的观念是儿女好再到自己好。
话题好像又扯远了哈,我想说的是这种循规蹈矩长大工作、结婚生子的模式,我并不认同,不知道你认同吗?
前两天看到一个观点很有意思,它说如果一件事前面加上一个应该的前缀,那要好好思考一下这件事情是自己想做的,还是别人觉得你应该去做的。
这像是活在别人的期待里的另一个版本的解释,总去迎合他人的要求做事,而如果一件事情前面没有加上应不应该,而那个人愿意去做,我想这样的事情才是他乐意的吧。
所以现在我做事前也会问一下自己,这是应该我去做的还是没有人告诉我也该去做的,包括人生这份卷子,我该走别人走过的路还是走自己想走的路。
很多事情其实不止一种答案,我也看到过很多人不结婚不生娃熬到退休年龄的,但也有人说年纪大了需要别人照顾,到了那时老无所依也是悲凉。
然后我同事还说到了退休年纪把自己扔到养老院,这样儿女无负担,自己也自由自在,养老院里大家都年纪大了,都是打发时光,去哪里都一样。
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