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用浪漫和有意思模糊掉事物的本质
今天依照往常一样看每日豆瓣,被其中一句“我们正在用浪漫和有意思模糊掉事物的本质。”击中。
事情是答主去图书馆借书,再三选择借走了历史感浓厚,承载了好几个无关校友记忆的一本旧《呼啸山庄》,在借书卡的背后添上了自己的名字,好似完成了一场还不错的交接仪式。
那一刻答主觉得自己浪漫至极,但却忽略了译本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书籍的质量,自以为的有意思的细节和浪漫的情怀并没有带给答主享受。反而是在对比其他的译本中发现了自己喜欢的句子,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悟。
不只是书本,很多东西的流行往往是由于我们额外附加的感情,而不是事物本身的价值。
前两天推荐过来一个知乎问答,“浪漫不是玫瑰本身,……”请补充下面的内容。我思考了很久,提到浪漫我们都心照不宣的想起了玫瑰,为什么,玫瑰就一定要代表浪漫?
今天是520,不知道又有多少代表着浪漫的玫瑰被高价卖出,抛开浪漫这个特殊的寓意,玫瑰本身是否值这个价钱?
我们常说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里,其中一点就是,我们总是被图片上视频里营造的美好氛围所模糊了双眼,本能的代入自己身上,虽然我不缺衣服,但是这个裙子穿起来一定很好看,虽然这个东西普通的也一样能用,但是这个带了一点小巧思,贵一点好像也可以,虽然这样的视频觉得不像是真的,但是真的很感人万一呢?……
我在网上经常看过有人晒帖子,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巨大区别,我们总是因为一些有意思眼前一亮和带有的情怀引发消费欲望,却忽略了本身的质量问题,材质好坏,尺寸差距,因为我们潜意识的会将这些有意思和氛围,当成事物的本质。
当然我们不能将“浪漫”一棍子打死,浪漫和事物的本质本身并不冲突,有些人可能喜欢一点点的浪漫更多的实用,有些人可能喜欢3分浪漫,7分实用。就比如我喜欢一个沙发的配色和结构占一半,同时它又很舒适,价格也刚好合适占另外一半。
在追求“浪漫和有意思”的同时,也不要放弃对于事物本质上的追求,自己调控好两者之间的比例。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用的开不开心,只有心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