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的日子④

2023-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乡土中原

上学时爱看闲书,我妈老是骂我不务正业,可我的成绩还算不错。毕业时我报考南阳师院,过了分数线36分,但是说多了都是泪,我从统招生变成了自费委培生,需要每个学期交980元的学费,三年下来得六千,还不算生活费什么的。

搁现在来说,这点钱不算什么,顶多是一个大学生俩月的生活费,但那是1989年啊。我家花300块钱买了四间房的地皮,盖起来花了不到六千块钱,还欠了一堆账。

半夜老是听到我妈唉声叹气的,发愁着不知何时才能把账还清!我妈先是痛骂那个在录取名额上做手脚,该挨刀该尿浇喉咙的人。后来我爸和她结盟,轮番劝我,我妈说:“妮儿,咱不去上那个学吧,这一大些钱咱哪里弄去?盖房子的账还没还完,再上这几年学,家里的窟窿越摊越大,就指望恁爸俺俩这点工资,愁死人啊!”

我爸说:“妮啊,我看咱还是不去上这个学吧,咱找个工作干,还能早些挣到钱,当个老师有啥好的,尽吃粉笔灰!”我从他们的话里听出了无尽的辛酸,让他们花那么多钱供我去上学,很是于心不忍。再三纠结,我还是放弃了上学的机会!

我有个表妹跟我一起考上的,没我的分数高,也是走的自费生,我表舅是一所乡村小学的代课老师,但是为了给表妹一个好前程,卖掉了家里的粮食和耕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我对父母的“自私”,嘴上不说,心中还是很有些怨恨!

那个灰色的七月,我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无精打采地躺在院里桐树下的躺椅上。惨淡的月光透过桐树宽大的叶子,到了地上就变成了一块块斑驳陆离的暗荫。望着笼在月色里树叶,我心里充斥着难以名状的情绪,是伤心?是失望?还是愤慨?不不不,都不是,应该是颓败!想哭,却又流不出眼泪,就在那儿盯着月亮出神。

我爸搬了个小椅在我旁边坐下,沉默了一会儿,说:“妮儿,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其实爸心里也不得劲儿!,我娃十年寒窗,落了个这结局,我心里上哪儿好受啊!”顿了顿又说:“话说回来,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你得振作起来,以你的聪明劲儿,我相信干啥都能成!”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钢笔,那是一支七彩斑斓的喷漆钢笔,时下最漂亮的样式。“这个钢笔,我本来想着你临上学走时送给你的,现在给你吧,你不是爱写东西吗?这个钢笔可好用!”

我接过钢笔,那一刻,眼中的泪终于潸然而下!随着眼泪落下的,还有心中的包袱。鸡子麻雀带着两只爪子都能刨食儿,我一个尚有点文化的青年,岂能饿死?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妈文化水平不算高,说话却很有哲理性。她常跟我和我妹妹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丈夫有,隔层手;自己兜里有钱,想买啥抓住买了,谁的脸色也不用看”!这话如果上升到阳春白雪的的层次,应该跟香港女作家亦舒的“一个女子如果没有经济能力,才会万劫不复,记住,勤奋工作,努力节蓄”有得一比。在日后的实践中验证,这话果然是至理名言,让我受益终生!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