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散文想法

清联赏读一百一十八

2023-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春梦雨

平山堂

伊秉绶

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

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

 一、注释

1.平山堂:在江苏扬州城北的蜀冈上,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

2.伊秉绶——清福建宁化人,字组似,号墨卿。伊朝栋子。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改刑部主事。工诗古文,究心理学,尤精书法。有《留春草堂诗》、《坊表录》、《修齐正论》。

二、赏读

1.格律

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上下联各分句:

单联内246节奏点平仄交替,上下对应246节奏点平仄相反。

上联句脚:平仄,下联句脚:仄平。

2.对仗

上下联一分句:

“晓起”和“晚来”主谓结构词组相对;

“凭栏”和“对酒”动宾结构词组相对。

上下联一分句:

“六代”和“二分”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青山”和“明月”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都’和‘正’副词相对;

“到眼”和“当头”动宾结构词组相对。

3.联意

平山堂 伊秉绶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

早晨起来,站在平山堂凭栏而望,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代的江山尽收眼底;

而晚上的时候,在三分明月占了二分的扬州城平山堂把酒而饮,又是何等的惬意啊。

4.评赏

这是题《平山堂》的对联。平山堂位于扬州市西北郊蜀冈中峰大明寺内,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当时任扬州知府的欧阳修,极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平山堂是专供士大夫、文人吟诗作赋的场所,宋叶梦得称赞此堂壮丽为淮南第一。

上联,切题“平山”二字,主要写平山堂之高。一分句,“晓起”,早晨的时候,“凭栏”,身倚栏杆。意思是早晨在平山堂举目而望。二分句,“六代青山”,是说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代所管辖的地区。“都到眼”,都尽收眼底。是说平山堂之高也,因为高才能望远。站在平山堂中,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

下联,切题‘堂’字,主要写平山堂的人文历史。一分句,“晚来”,晚上的时候,“对酒”,把酒而饮也。二分句,“二分明月”,化自唐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意思是,天下明月三分,扬州占了二分,比喻当时扬州的繁华。“正当头”,明月悬空,当头而照也。正经的意境是“把酒对明月”,表达了平山堂浓郁的文化氛围。史载,欧阳修每到暑天公余之暇,常携朋友来此饮酒赋诗。

整幅联,运用典故和借代的修辞手法,赞颂了平山堂壮丽的景色,和浓郁深厚的文化底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