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散文悠然别院

母女俩卖豆腐

2016-11-27  本文已影响89人  依土

我原本不在她们那买豆腐的,她们的摊位不像临近的两家,另两家卖的品种多,除了豆腐,还卖其他很多豆制品,而且位置显眼。但后来,有次吃酒席,席桌上人们说到现在食品的安全,说到这母女家的豆腐是用柴火烧的,买豆腐就到她家买。

为了安全放心,我就去她们那买豆腐,经过考量,可以看出,她们卖的是自产自销的,没有外来品。身后十米左右就是她们的家,身处菜市街,利用这条件,做起卖豆腐的营生。

一把大洋伞撑起一个棚,台面上放一板豆腐,一板卖完,回去再取。还有泡豆腐,有大块,有小块。白豆腐一斤2.5元,经过油炸之后,裹了一层黄金衣,成为泡豆腐,大块的6.5元一斤,小块的10元一斤。

每天还有一缸水豆腐,就是豆腐脑,我们这儿称为水豆腐,水豆腐这名字特别好听,想到这名字就想到了那柔滑玉体,轻轻一漾,便起微澜,我们这儿的人称个块把钱的水豆腐,回去放到开水里稍微一煮即可,撒点葱花,生抽,盐,麻油或猪油。味道很不错,营养。

还有一些豆腐锅巴。母女俩总共就卖这些,都是做豆腐一系列做出来的,没有其他的了,像豆干、千张、腐皮一类的,都是作坊里做出来,批发到摊位上卖的。她这里不卖这些了。

所以母女俩的摊位并不大,母亲坐在缸前,帮人一勺勺的舀水豆腐卖,女儿帮人切豆腐称豆腐。也不年轻了,母亲像有60来岁,胖胖的,短发,女儿40来吧,不胖不瘦,个子不高不矮,打个辫子。

我到她们那儿买豆腐,我就不心急了,反正女儿按顺序一个个来的。还因为感觉和另两家不同,另两家要么一脸冷漠,迅速得很,纯粹的买卖生意。另一家态度我说不上来,有时跟卖主讲个几遍,她还问,没个笑容,甚至眼睛直视着你,你都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

虽然摊位不显眼,可是那些聪明的主妇和妈妈们会来到这儿来,她们说,我家孙女就爱吃泡豆腐烧肉,肉先红烧好,然后把泡豆腐下进去,好吃。她们来这儿一买就买六斤、八斤豆腐回去,做霉豆腐吃,霉豆腐是一种非常营养的食物。

她们在一旁等,也不多着急,说着现在的腌制品不愿买着吃,自己种些菜,不然全靠买菜吃,吃不下去,不放心,多余的菜,腌成腌菜。要知道,在我们这儿,腌菜烧豆腐烧出来特别好吃。可见,她们是多么聪明会过日子的主妇妈妈们。

我愿意光顾她们这,母女俩也不刻意找话说,但总是一脸恬然,没有倦意没有冷漠,一心一意卖着她们的豆腐。那都是经过她俩的手,对了,我从来不见有其他人来帮过她们的忙,不过,我想至少是母女两人一起做出来的,手工的东西,全是自己的指尖做出来的,赋予了情感在里面。

就好比绣一副十字綉,难道说绣女就没有情感在里面,当然有,那一次次穿针,那一次次走线,本身就是一副多美的场景。当母亲给儿女一针针缝纫过冬的新棉袄棉衣,那又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当少女为心上人织一条围巾时,又是怎样的心情。

当然,做豆腐要苦得多,做生意,就像机械般的运转。至少,可以想像,母女俩每天都得早起,肯定很早很早。前一天,准备工作该做得就得做好,早上起来后,就得开始运作,熟能生巧吧,但是,手工制品得用心,不然东西就会做砸了,或者做的不好。所以全靠用心用手。然后她们就会出摊,抬出水缸,搭起大伞,搬出所有物什。赶早,就可以多卖,早些卖光。卖完再收摊。每天还得一日三餐的照顾到。且周而复始。

母女俩肯定是辛苦的,但她们厌烦吗?我觉得她俩幸福。对,幸福,母女俩缘份很深,能够天天相依相偎的在一起营生,过着安然平淡的日子。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与她们无关,战乱,暴动,疾病,恐怖离她们很远。县城里红绿灯下发生的事故也离她们很远。她们很忙,没时间东家长西家短。她们很累,忙完了还要抓紧时间休息。她们只要做好手里的事情,每天品尝属于她们特有的人生,就可以了。她们是劳动人民,可是每天都有钱赚,赚的妥帖,在这一方小天地独守一分宁静与平和。

她们的手,触摸到的是那一筐筐的豆子,她们的手,劈柴,添柴,烧柴,做成的是一板板的白豆腐,和晶莹的水豆腐,锅底里铲出豆腐锅巴。油锅烧旺以后,炸豆腐。春去秋来,在她们的手上,又捧起过多少块软嫩热乎的白豆腐,入袋,递出,再收回钱。那是她们的营生,那是她们的手艺,她们靠手艺吃饭,靠豆腐赚钱,青菜萝卜保平安,她们心里能不爱豆腐吗,有爱就是幸福啊!她们的豆腐是好品质的豆腐,有口碑,她们心里舒坦。

我简直要为她们心里叫好了,尽管我也知道她们也会累的腰酸背痛,不像上班族,没有休息天,但她们就是吃这一口饭的,干这一行的,在这俗世里,有一份这样的营生,打心底里也满足了。做豆腐就像做人,所以她们隐却了疲惫,面对前来的人一脸恬然,做出的卖完了就结束一天的买卖。没有纷争,没有抱怨,没有是非。在我眼里,辛苦的母女俩是幸福的。

我以前可没有这样的想。我小的时候,看到菜市里有家门面里是做杆称的人家,卖杆称的,傍晚的时候,还停电了,店铺里的年轻人,点着蜡烛,端着一碗开水泡蛋炒饭在吃,我突然觉得一阵心酸,眼泪就要掉下来。这件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现在这个门面依然在卖称,不过卖的是电子称了。老板是个瘦瘦的中年人,我不知可是以前的人,但我觉得他一脸悠闲,日子过得不差。

才明白,我一个吃土的人,根本轮不到我来同情别人。不是位高权重,呼风唤雨就是幸福,不是穿着光鲜,打扮高贵就是幸福,幸福并不偏爱谁,幸福也在寻常人家。

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农人喂牛吃草,故意把干草放在屋顶上,让牛儿昂起头自己把草拽下来吃,这样牛儿反儿吃的香,吃的壮实,这就好比自己挣得的别有一番体会,自己做的馍吃着香。牛儿经过一番努力,获得干草比身在牛圈里吃草幸福的多啊。

我对幸福又多了些感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