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相遇
记不太清楚从哪年开始的,反正有好多年了,年末这一天的晚餐时间她们仨总在一起聚聚,无论之前你在哪里,即使再远,这一天的这个时段总会向心力推动一般聚拢来。
每个人都会回顾过去一年的过往,畅想下一年的计划,这已经成为不成文的规定,刻在了彼此的心底。
用萍儿的话说,她很期待这一天的相聚,夏凡感同深受,超的感觉就更不必多言了,因为之前第一次的相聚就是超提议的,而且每一年她都会带来不一样的主题与深刻的观点,属于给聚会锦上添花的角儿。
这不今年超不仅分享了新观点,而且还像模像样的引用了名人名言。
和一本书的相遇,有时候也是一种缘分
——余华
超说今年二月的一天,朋友约她去看画展,看完画展回来的路上,她们俩不禁被旁边的一个书店所吸引。
走进去就看到两边大大的落地书柜,简洁清晰,虽大却从视觉上不会给人以压抑的感觉,和头顶上的木条相互照应,像一个被包裹起来的图书森林,超有安全感。
整体色调是原木的暖色,在暖光里给人以明亮,阅读舒适度十分人性化。
走心的设计:头顶上错落有致的木条,有意制造出水波的纹路。咖啡区天花板上星光点点的小灯,抬头一望,波光粼粼,据说是设计师专为杭州打造的,灵感来自西湖的水。
书柜旁连着长条的木凳,每本书都准备了试读版,超走着走着一眼寻到了书架上的《我坚信》。
奥普拉·温弗瑞的《我坚信》是奥普拉本人的文字第一次出版成书,是她在杂志《奥普拉》上专栏文字的精选结集。
奥普拉·温弗瑞是《奥普拉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和制片人,她通过当代传媒的力量,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建立了无以伦比的联结,该节目收视率很高。
奥普拉一生辉煌而又充满坎坷。在这本书里,她直面内心的敏感和脆弱,回忆往事的波澜涌动,也回望生活的那些细腻的幸福瞬间。
全书目录由八个词汇组成:欢愉、坚韧、羁绊、感恩、可能性、惊奇、澄明、力量。
每一个词汇背后都有着她奋斗的经历与坚持。她说:“她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在为阅读时间做准备。她觉得最幸福最平静的时间,就是坐在那棵大树下阅读。”
超说她翻看了样品书《我坚信》,那简洁的封面给了她久违的感觉,之中每一章节当时虽走马观花但喜爱至极,于是果断购买,回来之后急急地拜读,收获颇丰,而且是常读常新。
听了超的叙述,酷爱读书的夏凡频频点头,她自己也有过如此体会,但最让夏凡记忆深刻的,是书籍带给她的力量,夏凡列举名言应证自己的观点。
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罗曼·罗兰
夏凡忆起自己三十五岁那年,生命中遇到最沉重的打击,曾有好几次觉得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苦苦思索不得而知。
有一天在一个图书出租屋的书架的最下面一栏,遇到了香港作家梁风仪的财经系列书,其中有一本《我要活下去》。
看到封皮上边书名的一刹那,夏凡觉得这句话就是说给自己听的,她从书架上抽出这本书,站在那里读完了全部内容。
该书描绘了一个以烟草业起家的家族长达百年的兴衰史。从一个女人的成长史开始讲起,由此展开了这个小村里的一个平凡少女的不平凡的一生。
其中,贯穿着她从未展开便夭折的青梅竹马的爱情。两小无猜的情愫始于少时磕磕绊绊的斗嘴和互不相让,止于轰轰烈烈时代变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后,活出了自己努力想成为的模样。
书里女子自强自立,有相当大的斡旋纵横的生命力,给了当时处于困境中的夏凡无穷无尽的力量。
夏凡讲到这里的时候,深吸一口气,长长地嘘了出来,仿佛一如回到了当年。
萍儿是仨人中长得最清纯的女人,丹凤眼,瓜子脸,干活儿最厉害的一位,当年行里组织技术比武,她曾经拿过全省第三。
快人快语的平儿说,我特别喜欢四川的一句话:
我对阅读的理解比较宽泛,不光是看书是阅读看画儿也是阅读,听音乐也是阅读。
一一西川
萍儿接着滔滔不绝的讲下去:讲述二十四节气的书籍很多,角度也各有千秋,虽然都是二十四节气的主题,但是用镜头和寥寥无几的文字带领读者回归自然、走进历史、体悟生命的出版物《时光映画》是我自认为非常欣赏的一部作品。
作者叫林帝浣,一位中山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却成为专栏作家和摄影家,地地道道的“一个不看菜谱的厨子!”
整本书从不按套路出牌,却让人能够享受到书中美图和美文的“绝配”。
目录很简洁,只有二十四节气和代表不同章节的页码,当然春夏秋冬四季配图,还是找了花、水、草、雪四张构图幽默小品图片所替代,让我有种“绝妙”的感觉。
拍照本就是光影艺术,二十四节气作为主题,年复一年时光的轮回,能有多少人感知“光阴的故事”呢?有多少人感悟“时间都去哪了”?还有多少人感叹“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豪迈?
带着好奇,我打开了第一章,“立春”两个字绝非是简单的汉字符号,它呈现出的是美丽生命的色彩。
“一年之计在于春”,具有普遍而又独特的意义,是时间、是农时,也是人生哲理。
“挑菜的乡亲”“怒放的三角梅”“嫩叶初放的柳树”“清晨的小东江”“灵隐寺的腊梅”“回家过年的打工者”“成熟的石榴”,或全景、或特写、或微距、或长焦、或写意、或工笔,镜头如同画笔,魔幻般的不同反转,林帝浣用不同的技法去描绘他感知的立春。
冷暖交替的色调,点面呼应的构图,看似“小品”却张张不落俗套,更令人叫绝的是每一幅图片下的文字,短短的几行却平铺直叙,却俏皮幽默、却令人深思,虽然是散文诗体,但半文半白、夹叙夹议,多样性的表达,糅合短短的篇幅中呈现出历史与现代的多种元素,让我这个"二十四节气"的门外汉发出内心的感叹,泱泱中华大美“二十四节气”。
仨人你一言我一语,与书相遇的话匣子一旦打开,便如清泉汩汩而出。
夏凡讲那一年行里来了马德臣行长,文才很好,一次中层以上干部聚餐,酒兴正酣时,引经据典,吟诗作赋,身为行长助理的夏凡,对答如流,同事们看到了平日里不曾外显的文人气质,叹为观止,从小饱读诗书的夏凡,这一次为自己在马行长眼里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为之后一路升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想来这种能力来源于少时常在河边背诵的《唐宋诗词》,那是做为语文老师的父亲给女儿吃的偏饭。
日复一日的早晨,村子里小河边的树林林荫小路上,夏凡背诵书中的每一首诗词,天长日久的坚持,让这些诗词能够随时随地脱口而出。
《文学词典》是夏凡在高中时候的奖品,至今还留在她的书柜中。
夏凡最是喜欢《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 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 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 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 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 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 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 努力加餐饭
夏凡喜欢叶嘉莹老师在谈《古诗十九首》时的感觉:“真正的好诗是浑然一体的诗。对这样的诗,你要掌握它真正的精神、感情和生命之所在,而不要摘取一字一句去分析它的好处。”
她们仨越聊越起劲儿,甚至忘记了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