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注意!被高校录取后“爽约”,后果可能很严重
高招录取后,不入学将受惩戒,失信事实将计入个人诚信档案,你怎么看?
眼下
今年的高考学子已经陆续开始
收到录取通知书了
最近的一则消息
引起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据《河南日报》报道
今年起,河南省出台惩罚规定
凡是录取后不入学的高考考生
再次参加高考时
将被限制填报志愿学校数量
河南:被高校录取后“爽约”将受惩戒!
据报道,数据显示,近年来,河南省本科录取不报到考生人数逐年增加,不仅造成招生名额浪费,也影响了一些高校对河南省招生计划的投放。
作为全国高考考生竞争最激烈的省份之一,河南今年首次明确了对违背志愿失信行为的惩戒措施。
相关的惩戒措施包括:
1.来年高考志愿最多只能填两个
河南省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2019年报名参加高考将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仅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不超过两个。
2.将记入其个人诚信档案
另外,考生失信事实将记入其个人诚信档案,在普通高招录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作为对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据,可以拒绝录取失信考生。
录取不报到,全是考生的“错”么?
据调查,考生不来报到的原因前两位:一是对录取高校不满意,决定复读;二是有了更好的去处,比如国外高校。还有少数情况可能是没有能力去上学了,比如生病或经济跟不上。
但也应该看到,录取后不入学背后也有现实苦衷。比如,一些考生被调剂到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专业,单纯依靠诚信惩戒逼着考生去就读,对于考生自身是一种煎熬,于国家而言也不利于人才培养。
不过很多高校也对此做出了努力,比如大幅降低了学生转专业的限制,有些高校甚至可以多次转专业。
有观点认为,河南的这种惩罚措施,能够有效遏制学生失信情况的发生,这也可以倒逼学生认真填报志愿,对自己填报的志愿更加负责。
也有媒体认为这事儿真的不能怪考生,因为学校没有权力来根据历年数据进行超额录取。评论指出,一所高校招多少学生,哪些专业招多少学生,以及在哪个省招多少学生完全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下放招生指标。考生也一样,无论他填报了多少所学校,最终只能有一所学校向他发出录取通知书。
还有评论认为,所谓“造成招生名额浪费”“占用他人升学机会”,是一种宏观上的理解,却没有考虑到个体的差异。评论指出,充分使用名额,看似是对考生好,但同时也牺牲了所有人的选择权。让更多人有大学上固然不错,但比单纯追求数量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人能够进入相对理想的大学去学习。
大学录取了却不去上学
你觉得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