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未来的六种思维特质-学习笔记

2020-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浩林Leon

一.设计感

现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最大的差异就是 科技审美

人工智能的到来使得人类更趋向把左脑向右脑发展.右脑善于想象,创造和图形化思维.右脑中的"设计感"成为了第一竞争力之一!
设计感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专业的设计师,而是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有独立的审美和设计能力.

很多网红被追崇,并不是他们的卖的东西有多好,而是他们可以使大众消费更有"逼格".懂得靠包装增值,这是一种营销策略.

怎么提升设计感?

推荐:
罗子雄 我们如何成为优秀的设计师
http://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MATL76APV&mid=MATL8FCBM

方法推荐:
建立家庭分享会:每日一分享,每日一收集.

二.娱乐感

工业时代,工作和娱乐是要分开的.可现在不一样.如果你的品牌,服务里不具备娱乐感,客户就很难买账!

拥有娱乐感的人通常比较积极.他们善于通过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对生活保持好奇,才能做到真正的专注.

怎么才能提升自己的娱乐感?

2.1 尝试学习一门技能

学习不一定要出师,也不必要当做赚钱的能力.但是可以让你拥有另一项谈资.技能可以是画画唱歌,也可以是学习软件,还可以是练习演讲,摄影 和 ...跳广场舞.

2.2 列一份"想要完成的list"

列清单的大神们,80%都是为了完成这些目标,每天充满斗志.当完成里面的某一项时会有收货满满的喜悦和幸福感. (蹦极,表白,潜水随便写,只要自己想做的)

2.3 定期参加或组织聚会

2. 4 适当的依靠媒介

媒介不只是电脑,电视,手机.还有有趣的书籍.

2.5 保持运动

长期运动的人,心态都积极健康.自然更容易发现新鲜和美好事物.

三.意义感

"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的定义: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

潜意识里会关心:我所做的事,被不被需要,被不被认可,有没有价值?

3.1 学习的价值

两种不同的学习模式 :溺水模式 和性爱模式
溺水模式:被逼而学,所学到的知识在海绵体记忆的寿命会短.
性爱模式:享受式的学习体验

学习的目标非常重要.确定学习的意义.

3.2 使命感

如果将基础的工作赋予使命感,我们会感到充实和被需要,回馈自然接踵而来.

3.3 keep Real

是人都会有劣根性:欺瞒,自私,占便宜等,而意义感可以降低人性劣根性的发生频率.

3.4 利他之心

研究表明把钱适当的花在别人身上会比全部花在自己身上更幸福.同理知识的分享,和保留;自我牺牲和自我表现所弹回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推荐的书:
<<幸福的方法>> --泰勒.本沙哈尔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他就变了>>--丹尼尔.克莱恩
<<利他之心>>--戴维.斯隆.威尔逊

四.故事力

人类生来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逻辑但却能很好地理解故事.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坎克

故事等同于案例,而案例让理论更通俗.--"会举例"的能力
1.探寻式领导
2.图示化案例
画面有时候让故事更鲜活.
案例:
宜家--在每个样板房都会贴上真实主人的故事,让顾客觉得"哇,原来我也可以有这样一个家"

什么是好故事呢?

4.1 遵循整体性原则

这时的故事适用于辅佐你的观点,而不是要表达内容的核心.故事表达的不完整性,指向不明确性,会影响论点的专业性.
讲故事时候要有步骤.
开头让观众觉得,在这之前什么也没有发生;而结尾最好是听或者看上去,在这之后什么也没有.且最后轻而易举的达到讲故事的目的.

4.2 在故事中自嘲

在故事中若能强调曾经那种失落,痛苦,恐惧的情绪,那就更容易凸显事件带来的转折.
通过适当的"示弱"铺垫,一来可以增加观众的同期好感,二来演讲者亲身的经历可以让人产生画面感.第三 强调感受更容易放大决策的意义.最后加上幽默的语言效果就更高.

4.3 不一定要创造新事件或原创故事

创造故事起点太高,为热门话题找到新视角就容易很多.更像是给故事做微雕,骨架不变,但结果又是新面貌.
如果可以举一下当下的热点,但是又以一些别人没有想到的观点加以阐述,那么新故事就产生了.

4.4 发挥故事的效应

不同角色需要描绘故事需要有不同的特点:

怎么提升故事的能力?

培养出优秀的故事力,不仅会帮助你的工作,还会为你的生活添色不少.

五.共情力

在生活中,工作中.很多人不喜欢和没有共情力的人交往.这类人通常是毫无同理心,不懂得换位思考,自私的人.

懂得共情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很重要的影响.

怎么样才能做到共情,同理心?

5.1 丢掉所有的敌对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

共情的前提是不以自己的情绪作为主导,而不会接纳并处理好自己情绪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真正共情.怎么接纳自己情绪?

当习惯处理自己情绪的时候,才能理解别人产生情绪的过程,也才可能产生共情.

5.2 如果我是他(换位思考)

如果我是他 我的感受是什么?我在乎什么?我想拥有什么?我会怎么做?

5.3 对神情或动作进行反馈

关注对方的情绪所表现出来的神情和动作.学会做一个倾听者,接受情绪,忽略那些一时冲动的语言.

5.4 对深层的情绪进行反馈

人们在沟通时可能分辨不出自己的深层情绪,如果能分辨出深层的情绪,沟通者"被理解"的程度更强

5.5 利用他人来反馈

如果在交谈过程中,以自身的经历去反馈,会被人理解好为人师的表现.会给倾诉者心理不适.可以用和对方经历相当的人进行同理,可以让倾诉者相对顺利的度过情绪.

共情的最大境界不适做垃圾桶,而是做一面镜子.

推荐的书籍:
<<从点子到产品>> 刘飞

六.交响力

指挥家能把不同的乐器组合在一起,并且听上去非常和谐.像这种能把不同的独立事物组合在一起的能力--->交响力

6.1交响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交响力究竟蕴含着什么其他的能力呢?

6.1.1 触类旁通

这是一种举一反三的发散能力.通常是把分类和找规律的思维模式应用到其他事物的能力.

所以会套用公式不是什么难度,会应用和修改公式才是真正的触类旁通.

6.1.2 联想

除了创造力,这里的联想更需要丰富的好奇心和跨界能力.丰富的联想力通常会在同类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不可取缔的人才之一.

6.1.3整合

这是一种系统的思维.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缺乏系统思维,整合能力是交响力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能力.

怎样才能把多种技能/人才有效的拼凑一起?

首先需要具备全局思维.找出最优秀的技能/人才 并让他们发挥出来.不同的分工和指挥.

6.2 如何培养交响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