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看历史】被戴绿帽,怒而弑君

2018-09-13  本文已影响0人  BB财经

前言:

一顶绿帽,怒而弑君。崔杼大夫头上绿油油,杀了国君想改历史,却发现对全家都一根筋的史官世家无可奈何。周朝的区块链史官制度,引发一场绿帽子带来的血案。

BB财经-古今区块

一、一顶绿帽,怒而弑君

崔杼,春秋时齐国大夫,一生骄横跋扈,权倾朝野。最终却因为一顶帽子杀了自己的国君。

崔杼的妻子东郭姜很漂亮,让崔杼的上司齐庄公很眼馋,于是有事没事就去崔杼家,一来二去就勾搭上了。

崔杼想:反正也不是原配,王上喜欢就当纳贡了。但是勾搭别人妻子还不够,齐庄公后来竟然还把崔杼家里的帽子顺手捞走赏给了别人。一来二去,大臣们都知道崔杼的老婆和齐庄公勾搭上了。

齐庄公的侍从劝他不要这样,影响不好,但齐庄公回了一句让崔杼吐血的话:“本王不过顺了崔子一顶帽子,难道他就没有别的帽子了?”

这就是绿帽子的由来。

一顶帽子,戴得天下知。

是可忍孰不可忍。崔杼觉得齐庄公嫌命长了,于是装病不上朝,等到齐庄公来探望他的时候,一刀把他做掉了。

被戴绿帽,怒而弑君

二、欲改历史,连杀三史

于是接下来就开始了我们要讲的重头戏。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我们来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

崔杼杀了齐庄公,记录历史的大史写道:“崔杼杀了他的国君。”

崔老哥当时脸就绿了:“兄弟,我再给你一次重新记录的机会。你仔细回想一下,国君是不是暴病而亡的。你如果这样写,对我们大家都好。”

大史一个劲的摇头,就是不改。崔大夫拿剑就把他杀了。大史的弟弟来顶岗,我们称之为二史,二史又在史书上写道:“崔杼杀了他的国君。”

崔老哥暴跳如雷:“你大哥已经被我送去见国君了,你再认真回想一下,国君是怎么死的?”

二史一脸不忿,闭口不言,也是死活不改。崔老哥拿起还热乎的剑,又把二史杀了。

大史的三弟继续过来顶岗。崔老哥红着眼睛看着三弟记录道:“崔杼杀了他的国君。”崔老哥这次什么话也没有说,拿起剑来就把三弟杀了。

大史的最后一位弟弟继续过来顶岗写道:“崔杼杀了他的国君。”

崔杼差点就给这一大家子跪下了,我服,我服还不行吗?

更让崔老哥生无可恋的是,南边国家的史官听说齐国的史官一家要被杀绝了,抱着铺盖卷和笔就等四弟死了,去齐国顶岗。听说崔老哥不杀了,才卷铺盖回去。

崔杼心说:你们干脆给我一剑好不好?

几位史官不惜性命,也要保留真实,成为一段佳话。

区块链式史官制度

三、周王朝的区块链式史官制度

有没有发现,周王朝的史官记录历史的方式,是不是有点像区块链的运作方式?

第一点:分布式记录,去中心化制度

我们从上面的故事看到,齐国史官是不受齐国约束的。

注意,这里齐太史用了“崔杼弑其君。”这里的“其”完全是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记载,齐国的崔杼杀了他们家的国君,和我太史无关,国君不是我们家的。

这告诉我们什么?周朝制定的史官制度,首先是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周王室统一外派到各诸侯国的大量史官,只对周王室图书资料馆负责,不受各诸侯国约束。

第二点:分布式存储

太史之间会用一种效率非常高的通讯方式,迅速把历史数据备份到其他史官那里去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崔杼杀太史和他两个弟弟,应该是几天之内的事情,但别的国家的南史氏这么快就知道消息了,快马加鞭赶过来,一定是齐太史写完历史后,马上把信息给其他史官做了备份。

事实上,周朝各史官记录各地的历史,会用一种史官自己使用的通讯方式,迅速沟通,把数据往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图书资料馆做一个备份。猜测应该是飞鸽传书之类的方法。

第三点:点对点传输和共识机制

一个史官记录了当地历史后,会在最短时间内把历史数据给其他各诸侯国史官发送备份数据,这样,除非能短时间内搞定所有史官,否则,数据无法修改!

所有的史官达成了共识机制,任何一国的史官受到当地政府的逼迫,要求篡改历史,都会尽快赶来救场!

齐太史和他的三个弟弟,一方面是极强的史官使命感让他们绝不屈服于威权之下,拒绝篡改历史;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当时的史官制度下,他们不得不如此。因为如果他们修改了历史,别的史官一定是知道的,把各备份一比对就知道了。他们如果修改了历史,即使不被崔杼杀掉,也会被周王室处死!

前人的智慧,可谓令人惊讶叹服。

本文由BB财经(http://www.bbcaijing.cn)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