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道德经》之六十三

品味《道德经》之六十三
【原文】
为 无 为 , 事 无 事 , 味 无 味 。
图 难 于 其 易 , 为 大 于 其 细 ﹔
天 下 难 事 , 必 作 于 易 ,
天 下 大 事 , 必 作 于 细 。
是 以 圣 人 终 不 为 大 , 故 能 成 其 大 。
夫 轻 诺 必 寡 信 , 多 易 必 多 难 。
是 以 圣 人 犹 难 之 , 故 终 无 难 矣 。
【大意解读】
为 无 为 , 事 无 事 , 味 无 味 。大 小 多 少 , 报 怨 以 德 。
心向没有造作处修,事向没有别事处做,味向没有滋味处品。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大由小发展而来,多由少集聚而成,心处道的层面,就会以没有恩怨的德行去化解所谓的恩怨。
图 难 于 其 易 , 为 大 于 其 细 ﹔
从简易的地方入手解决困难,在细小的地方用功做成大事。
天 下 难 事 , 必 作 于 易 ,天 下 大 事 , 必 作 于 细 。
天下的困难事,一定是从简易处积累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处发展起来的。
是 以 圣 人 终 不 为 大 , 故 能 成 其 大 。
因此,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能够成就他们的大器大用。
夫 轻 诺 必 寡 信 , 多 易 必 多 难 。
轻易许诺一定缺少诚信,简易的东西积累久了一定会变成很多困难。
是 以 圣 人 犹 难 之,故 终 无 难 矣。
因此,由于圣人重视对待困难,所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读后略议】
体察老子用心,似乎是在告诉人们,在世间为人处事,不要忘记回归一切万事万物的源头,回归大道,也就是回归无为、无事、无味的状态。
在无为、无事、无味的道的层面,自然也就没有所谓大小、多少、恩怨等等的拣择羁绊,如此心态下处理世间一切事,就容易把握事情发生的源头微末,来龙去脉,将事情解决于未发之时,解决于萌芽之中,这也有前面章节所谓的“上德无以为”、“下德有以为”的意思在里面。
怎么回归?“为无为”,使心清净;“事无事”,置心一处;“味无味”,平心淡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