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闲文!傅申1980。竹林外话诗词

她夏日的那首绝句,实则痛彻心扉

2021-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竹林外

今晚,让我们沿着时光的长河逆流而上,在500年前安徽和县的乌江畔上岸。

放眼望去,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几千年的江水不曾变了模样。

在乌江旁矗立着一座祠堂,有一位面容清丽的女子,凝望着祠中的西楚霸王像,不禁吟出: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个女子便是李清照。站在当年西楚霸王的自刎之地,此时的她百感交集。当年乌江边震耳的厮杀声,犹在耳畔。项羽垓下战败,退到乌江之岸,虽有逃生之路,却不肯自己苟且偷生,遂拔剑自刎。

而此时,放眼人间,山河动荡,风雨飘摇。

1127年的大宋王朝,金兵入侵中原。徽钦二帝被俘,康王赵构不敢抵抗,一路南逃,瑟缩在杭州,任由北方的大片领土沦陷在金兵的铁蹄之下。

曾经的盛世,文人雅士把酒言诗,英雄豪杰剑气如虹。如今的天下却遍地烽火,百姓四处逃散,山河破碎,满目疮痍。

这个曾经在琴书诗酒中长大的女子,第一次感受到了人间疾苦。

满朝的文武大臣,平日里激昂文字指点江山,在金兵的铁骑面前却噤若寒蝉,只知抱头逃遁。只有少数的血性男儿,与金军殊死搏斗,却也拯救不了整个王朝的颓败与倾覆。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她和丈夫隐居十年的青州,如今也是战火纷飞,夫妇二人不得不迁往江宁。青州十年间,虽度日清苦,但搜集古籍字画的乐趣,却也让她们的日子满是清欢。然而此次搬迁,能带走的珍藏终究有限。逃亡途中,得知青州失守,家园尽毁,她们收藏的文物古迹几乎全部烧成灰烬。

国破家亡的悲痛可能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深刻体会。然而,对于现在的李清照,心痛又何止如此!

蓦然回首,她看见了远处的赵明诚。那个她心中最完美的丈夫,更深的悲凉和失望涌上心头。

作为江宁知府的赵明诚,在得知叛军即将攻城之际,他居然弃全城百姓不顾,甚至弃结发妻子于不顾,顺城墙绳索逃之夭夭。幸好叛乱被及时制止,全城百姓无恙,赵明诚也只是调离江宁。可是,在李清照心中,他再也不是曾经的他了。

过往一点点、一幕幕涌上心头。初识时“倚门回首嗅青梅”的娇羞,新婚时“奴面不如花面好”的甜蜜,贫苦时“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清雅,离别时“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思念。

曾经有多美好,现在便有多心痛。她终于发现,这个男子骨子里是懦弱的,和那些只知逃遁毫无气节的当权者,那些不去抵抗委屈求和的朝臣们一般无二。

李清照面对着项羽的雕像,大宋当权者的懦弱无能,赵明诚的临阵脱逃,在项羽无惧生死的英雄气节面前,无所遁形。

那个清清夏日中的她,实则痛彻心扉。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一个女子在生死大义面前跨越时空、跨越性别的胸怀和格局。一个好的诗人,所表达的绝不限于一己的悲欢,而是与宇宙的真相息息相通。李清照即是如此。

杜牧曾经认为项羽应该有男儿的气度,“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却不以为然,“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他们看到的是成王败寇,成败功利,而李清照看到的则是做人的品格和气节。一语之间,生命气质高下立判。正是这超越常人的气度和风骨,成就了她“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亘古不变的乌江水,奔流不息,见证了多少英雄壮举。习习江风吹动着那个女子的衣裙。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后半生的艰苦历程才刚刚开始……

有人说李清照半生天堂,半生地狱。然而,生命的秘密我们又何曾所知?如果不是后半生的苦难让她更加洞彻生命的真谛,我们何来看到人类艺术大花园中这朵最奇艳的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