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me try
文/苏门映雪
Let me try-1-
周末我带女儿去服装店,碰见一个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正在试穿衣服。那是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她们母女二人的对话是这样子的:
女儿:妈妈,我可以买那条宽腿牛仔裤吗?今年可流行了,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有!
妈妈:不可以。我不喜欢那种风格,看起来太成熟了,根本不适合小孩子穿。
女儿:那干嘛还挂在童装店里?只是让大家看的吗?
妈妈:你别管那么多了,快来试试妈妈给你选的这条裤子,肯定特好看!
女儿噘嘴:我不喜欢红色的,穿上像跳广场舞的。我要黑色。
妈妈:小孩子懂什么啊?黑色上身穿多老气,红色显得喜庆!
女儿:妈妈,我还是想要那条牛仔裤......
妈妈:你穿那种裤子不好看,听妈妈话啊!
女儿撒娇:哎呀你就让我试试嘛!我都没有穿过那种,真的特喜欢!
妈妈:不可以!就买我选的这种好了。
女儿生气了,一扭腰说:我不买了,哼!说完噔噔噔跑出去了,留下妈妈拿着选好的裤子对我和店员说:你瞧瞧现在的孩子,给她买衣服她还不高兴了!真不让人省心啊!
我笑笑,没有接话。因为我自始至终没有看见孩子哪一点儿“不让人省心”的地方,买衣服难道不该是选自己喜欢的吗?到底是你穿还是她穿啊?你为什么就那么不相信的眼光,甚至不愿给她一次尝试的机会?
然后我让女儿给自己挑一条裙子。她选了一件银灰色长度到膝盖的休闲T恤,问我:妈妈,好看吗?我还没有穿过这个颜色的衣服呢!我仔细看了看那件衣服,说:你的眼光真不错!这件衣服的颜色很适合你的肤色呢!不过我感觉长度可能有点儿不合适,会不会影响你上学时做操啊?女儿说,那我上学的时候不穿这个,只在周末或假期出去玩的时候穿,可以吗?我想了想说,当然可以了!你想得还很周到呢!
女儿高高兴兴地穿上了自己选的衣服,对着镜子乐滋滋地左顾右盼。我去结账的时候店员对我说:你可真是个明智妈妈,特别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像其他妈妈总以自己的喜好左右孩子。我知道她是在说刚才那一对儿母女,就说:有时候我们要给孩子充足的信任,要相信她们的眼光,给她们去尝试的机会。有时候他们选的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
-2-
我的同事肖静,她的儿子今年4岁多了。有时候我们工作忙的时候他会跟妈妈一起到办公室加班。那是个怯生生的小男孩,常常躲在妈妈的身后,看人的时候眼睛不敢平视对方,而是低着头眼睛从下向上看,一只手紧紧拉着妈妈的衣服角。
我们看他乖巧可爱,常常爱逗他玩,但他很淡定,用现在的时髦话说比较高冷,轻易不开口说笑,更不用说主动给大家打招呼了。我问他:宝宝,你干嘛不说话啊?他半天才回答:我妈妈说不让给陌生人说话。我对肖静说:你儿子这防范意识可真够强的!他从来不主动给人说话吗?“是啊!因为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带他,老是跟他说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讲话,不然就会被拐走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时间久了,他连给别人打招呼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而且还越来越胆小,真愁人。”肖静有些尴尬地说。
但我很快发现并不完全是爷爷奶奶的原因。周末我们两家一起带孩子去公园游玩,在花坛旁边有一段矮墙,孩子们都喜欢爬上去然后沿着走。我儿子一到那里就挣脱我的手要去沿墙,肖静的儿子看着小哥哥跑过去了,手虽然被妈妈拉着,但眼里也闪出热切的光芒。于是我说:宝宝,去跟哥哥一起玩吧!但是肖静却阻拦道:还是别让他去了,他胆子很小,万一掉下来摔着了再吓到怎么办?我说我们大人都在旁边,会保护他的,再说那墙也没有多高,不碍事的。肖静还是摇摇头,算了吧!那么危险的举动我们还是不要尝试了吧!
我说:你不是一直说孩子胆子小吗?为何不让他大胆尝试一下?如果他找到了乐趣,说不定以后就能更活泼勇敢了呢!再说了,你怎么就知道他一定会摔下来呢?
她儿子在旁边听着我们说话,眼睛看着小哥哥在矮墙上手臂张开正稳稳地迈步向前。突然说:妈妈,我也想去。我要哥哥一起玩。肖静看看我,我冲她点点头,她对儿子说:好吧!但是一定要小心哦!那孩子一听妈妈同意了,马上松开拉着妈妈的手,跑向矮墙边,他试了几次都没有爬上去,肖静想要过去帮他,我拉住她说:等孩子真正需要你的时候再过去。
后来在我儿子的帮助下,他终于爬到了墙上。小哥俩一前一后,都张开双臂保持平衡,稳稳地在矮墙上来回走着,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小小的脸上沁出了汗水。我对肖静说:你看你家儿子,哪里胆小了?都是被你们给保护得太好,失去了探索和尝试的机会。肖静点点头说,还真是啊!他在家连上下楼梯都得让爷爷奶奶抱着,没想到今天这么厉害!以后真得改变教育方式了。
-3-
每一个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开始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急于去探索身边的一切新鲜事物。
在孩子的幼小时期,他调动自己的全身器官,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牙齿咬、用鼻子闻、用手来摸,来感知和探索这个世界。通过一次次的尝试,他知道了什么是硬的、什么是软的,什么是凉的、什么是热的,什么是香的、什么是臭的,什么是甜的、什么是苦的......有时候他的尝试可能会让自己受到一点点伤害。
我记得女儿小的时候,对打火机冒出的火苗特别新奇。每一次看到别人用打火机打火,她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还想用小手去抓那闪烁不定的蓝色火焰。我们一遍遍地告诉她:那是火,很危险,千万不能用手去碰的。她懵懵懂懂,也不知是否明白。
结果有一天,家里来了个比她大几岁的哥哥,他用打火机点燃之前过生日时遗留下来的蜡烛来玩。蜡烛一支支点着了,男孩闭着眼睛假装许愿,不提防妹妹什么时候来到了身边,她看着蜡烛上在风中摇摆不定的火苗,竟然伸出小手去抓!
幸亏奶奶及时过来吹熄了蜡烛,但火焰的炙烤还是让女儿感觉到了疼痛。她委屈地哭了起来,从此再也不会用手去抓燃着的火苗了。
父母要鼓励孩子去尝试那些没有危险、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能解决的事情,就算失败了,也不要嘲笑和打击,而是给他适时的鼓励和安慰。如果在探索期孩子得到了足够的机会去感知、去尝试,那么他就会形成自己的感觉、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思想,而这一切最终融合到一起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和勇敢的性格。
但身边包办型的父母太多了。他们不鼓励甚至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能力。
比如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宝宝,他想要去拿一个十米之外的玩具,他的父母不忍心看着孩子步履蹒跚、踉踉跄跄的样子,大步流星把玩具给他递到了手中;孩子长大了,想自己穿衣服,妈妈却说你穿得太慢、耽误时间;孩子相帮妈妈拖拖地、洗洗碗,妈妈又嫌他弄得不干净还浪费水,赶紧去读书写作业去!孩子黏人说他胆小、没出息,孩子想要尝试住校独立,却又害怕他在外面受气过不好。总之,大人永远都是对的。
而父母这样的做法,只会导致孩子严重不信任自己,缺乏自信和勇气,习惯于从别人的评价中来评价自己。
而那些从小被父母鼓励去探索、去尝试的孩子,他们往往大胆而心细,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不容易随波逐流,迷失自我。看看那些享誉全球的天才比如爱因斯坦、牛顿、尼采等莫不如此。
-4-
我之前曾经在一篇文章《必要的放手和冷淡,是一种高明》中写道: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就应该像野外的植物一样经历与病虫害的殊死斗争,经历严寒酷暑的考验。我们大人不需要过多的规则去束缚他,只需要默默地守望,适时地鼓励。当发现孩子出现某种问题时,不惊慌不急躁,冷静处理,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向他伸出双手。只有内心沉静、自觉自律的家长,才可能培养出内心沉静、自觉自律的孩子。放手而不是放弃,是留给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冷淡而不是冷漠,是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会自我审视和冷静处理。
学会放手,就是给孩子探索的勇气,让他们敢想敢做,勇于去尝试之前自己想做而没做甚至是不敢做的事情。
就像小学课本里的《小马过河》,他如果不是自己亲自下到河里,用身体去感知河水的深浅,只是听老牛和松鼠的话:一个说太浅,一个说太深,从而犹豫不决,裹足不前,那他这辈子也不会帮妈妈把粮食背到磨坊里。
千万不要用你自己那并不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不太成功的人生阅历,告诉孩子: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想想你这几十年来,有没有哪一件事是因为自己的胆怯没敢去做而后悔终生的?一定会有。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让这样的遗憾继续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呢?
或许你会说:我是为他好,怕他犯错误,怕他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有谁能保证自己这一生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正确无误的?除非圣人或傻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犯错的勇气都没有。而至于失败,你忘了失败是谁的母亲了?只有敢于尝试的人,才有可能迈向成功。
萧伯纳说:一个尝试错误的人生比无所事事的人生更荣耀,并且更有意义。而我非常欣赏的才女杨澜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在保守中成功。
所以,当你的孩子对你说:爸爸妈妈,Let me try!please!
请务必坚定地对他说:去吧孩子!我相信你可以的。
Let me 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