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被动状态的你,真的没有主动权吗?
2020-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青苹果叶
“妈妈,我给你买一个轻便的小熨斗,这样每天都能穿整齐的衣服啦!”
“现在是冬天,我不需要。”
“那你可以熨外套里面的衣服,衣服不皱不好吗?”
“不要,我说了不要……”
小青自己买了一个小熨斗熨衣服挺方便的,想着给妈妈也弄一个,结果被拒绝了。而后她很生气,明明是为了妈妈好,为什么她不领情,本是好事,结果闹得不愉快。
她认为自己在和妈妈的关系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因为妈妈说不,然后就没有了。而妈妈要给自己买衣服时,自己说了不要,但妈妈仍会买。
不知道你是否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说话没人听,而别人说话却好用。这看起来你是被动的,但其实,你有主动权。
路长.jpg
小青可以直接买给妈妈,如果妈妈暂时不用可以收起来,也不至于等到需要时没办法。但她抛出想法后,选择听妈妈的建议,继而当自己被拒绝时,顺从妈妈,最后让自己处于被动状态。
这是她自己选择的结果。因为她把决定权交给了妈妈,也就是“授权”。
“授权”有三种形式,小青这种“授权”较为隐蔽,但在行动上配合了对方。
第二种比较明显的是直接“授权”,例如我们国家选取了一些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发声。
最后一种更不明显,它在心里完成。例如妈妈说不要,这让小青很生气。如果换一个人拒绝小青,她可能就不会生气。她赋予了妈妈让她生气的权力。妈妈拒绝并不能使她生气,她认为妈妈不应该拒绝自己,但却拒绝了,她没得到预期的结果生气。
所以,你真的是遇事没有主动权呢,还是自己让出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