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 “梁庄”与“黄河”之间
在5月9日,专栏作家、影评人韩浩月做客松社,分享“故乡三部曲”终章——散文精选集《我要从所有天空夺回你》的时候,初次听到梁鸿和她的“梁庄”系列作品。不曾想,今天在现场听梁鸿和邵丽对谈“梁庄”(《梁庄十年》)与“黄河”(《黄河故事》)之间。
图/百度 侵删本人实在孤陋寡闻,两人的作品从未涉猎,本想读一部分再写下一些文字,但听完两人的分享,心中激起了片片涟漪,趁记忆温热,还是忍不住挑灯伏案记下。
梁鸿初印象
走进大厅,梁鸿老师已经开讲,她的声音很亮,侃侃而谈,酣畅淋漓。清晰的逻辑、准确的表达流溢着思想的光芒,一股强劲的生命力扑面而来,大气潇洒,时而与邵老师互动笑声朗朗,时而走入“梁庄”与“黄河”之间,凝神讲述。
思想的盛宴没有名字的女性
“在农村,我们称自己的女性长辈,比如五奶奶,大娘,三婶儿,但我们很少有人知道她们的名字,当我发现这个现象时,是挺震惊的……”。
听到这里,我也颇为震惊,回想自己的女性长辈,她们的名字的的确确都被淹没在“谁家媳妇”“二奶奶”“二姑”“大姨”等等称谓中,这个之前无意识的现象什么时候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呢?我们为什么没有去关注她们的姓名?是女性地位的低下还是一种无形力量的延续?
文学创作的陌生化
梁鸿老师的学生谈到了“文学创作的陌生化”问题,他以邵丽老师《黄河故事》中母亲的形象塑造为例。
“在大众的印象中,我们将勤劳、朴实、无私等等一切美好的词汇赋予母亲,但作品里母亲的形象对此是一个颠覆,也是一个象征,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但纵观历史,我们的这个母亲并非总是造福于她的子孙,黄河历史上曾改道数次,决堤上千次………”
图/百度 侵删“现在的网络十分便利,我们浏览相同的新闻,刷着相同的视频,用相似的词汇思考相同的问题,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构的同质化正在蔓延,这值得我们反思和警惕,文学创作需要陌生化、独特性,需要千姿百态、各领风骚,对于文学创作者而言,个体的独特性太重要了……”
他还提到小说的一个特性是“去呈现,不判断,不提供出路”,因此小说才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词根、底色(南飞雁)
南飞雁,现任郑州作协主席,也是梁鸿老师的高足,不苟言笑的他就二位老师的作品作了总结性的分享,大意是乡土主题的文学作品都由相似的词根和底色,可能是考虑到时间的问题,他并未展开来讲,虽有点遗憾,但却给了我走进“乡土”的信心。
上半年阅读到的乡土文学作品除了今天提到的三部,还有莫言的新作——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以及余华的新作《文城》。南飞雁的分享给了我重新审视这两部作品的视角。
《乡土中国》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被选入普通高中统编教材,高一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是:整本书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于是在互动环节,一位擅长思索的高中语文教师向梁鸿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梁老师,刚才,我们提到小说只是去呈现,不判断,不提供出路,但是作为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必定得有一定的导向,我来自农村,我对乡土的体验与感受是现在城市孩子很难体会的,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对城市孩子来说恐怕更难理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我在讲授的时候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呢?请您给出一些建议。”
梁老师思考片刻,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不能说城市学生没有“乡土”,我们一直在回忆“乡土”,我们究竟在怀念什么?实质上我们怀念的是“童年的记忆”,而我们的童年恰好在乡村,而城市孩子的“乡土”在城市。在讲授《乡土中国》时候,应该结合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以及现代典型的乡土文学作品让学生去感受不同时代的“乡村”和“乡村的变化”,侧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备注
一、《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撰写的博士论文,论文的依据是作者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今属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的调查资料。
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通过本书,我们能够看到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来自百度百科)
二、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
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同一个问题展开有条理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简要地说,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清楚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即是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