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说理课堂之——深度理解教材

2019-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妮教学感悟集
Day1:说理课堂之——深度理解教材

      今天以罗老师的“因何而来?”、“有何困惑?”、“理源何方?”三个大问题开场,四个团队共提出12个问题:

1.在有限的课时内,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如何充分讲道理?
2.如何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意图和教学本质?
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准确把握学情,判断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怎样收放有度?
4.如何读懂学生?学生真懂了吗?
5.年轻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课堂进退的“度”?
6.如何向学生传递真正有价值的课堂暗线?
7.如何准确把握学情?
8.怎样抓住每节课的核心问题?
9.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10.课堂怎样静?保证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学习?
11.道理怎样讲?如何正确处理个体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将个别学生的灵光一现变成全体学生的有道可循?
12.怎样设计任务和问题驱动学生的思维?

      紧接着每个队围绕五年级上《图形的测量》,分别从单元出发,你是如何解读本单元教材编写意图?(地位、作用、编排结果),从每课时出发,你是如何解读每节课教材的编排意图?(素材、知识、呈现方式),进行深度讨论,每个队员都沉浸在研读教材的氛围中。

      经过研讨汇报,在研读教材的时候可以从对比不同版本教材来研究某一节课,但是一定要基于每个版本整体的结构性框架,来对比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也可以从同一个版本不同课时前后对比来研究某一节课,来分析如何做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教材中的每一幅图,每一个微妙细小的素材、每一句话都要揣测编者的意图和画外音,用好教材。

      《图形与测量》从整体结构入手,都是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来编排,由易到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主要是通过数格子图、剪拼成长方形来研究,而三角形有剪拼和倍拼,梯形属于综合应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三个核心是有序思考、几何直观、不完全归纳法,还涉及有一一对应思想、符号意识、模型的应用、策略的多样性,其中模型思想不一定要提炼出一个公式才叫建模,而是学生经历的整个过程,让孩子感悟、用好教材不是教教材,才能让学生有发展。

      感触:罗老师以三个大问题组织着我们进行教研,这和上课我们和学生的关系一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首先核心问题要确定好,在研读教材时不要急于翻看教参,而要细细研读教材中的每一个细节。

Day1:说理课堂之——深度理解教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