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一位男大学生的自述:我朋友圈有5位HIV患者......

2020-05-02  本文已影响0人  文艺生活录

前天,我去了一趟疾控中心

没错,去检测HIV

我还以为HIV离自己很远

要谈讨论这个似乎只是在电影里才会有的情节

哭了,害怕了,也不敢告诉其他人

但还是要去检测一下吧

不过看到房间门上面写着“疾控中心传染病检测病房”时

心里还是十分紧张,我有点发怵了

深吸一口气,瞄了一眼四周没人,就赶紧钻了进去

还好,里面只有一位男医生,50多岁的样子,挺和蔼的

我有点不好意思,结结巴巴的说出了做自己的来意

他却游刃有余,边和我说话,边拿出针管

我大概打听了一下,如果患病了有没有什么药之类的

他就说我不用多想,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检测,实际上得病的人不到5%

听他这么说,我一下放心不少

然后又问了一下,什么情况下才可能会感染

“你带套了吗?

是和男性还是女性,都有过什么样的行为”

几个问题,把我问得好尴尬

但我观察他的神色,就好像问你吃了没一样那么平常

后来,他解释说,问这些问题是很正常的

来这里检查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所以这个病房也设置在了4楼最里面的角落中

有的人很害羞,进来不敢看医生也不敢说自己的问题

就好像浑身有刺一样,不自在

有的人甚至还没抽血化验,就赶紧让开药,转身就跑

一般来说,没有人愿意被人看见自己来过这儿

要是被熟人看见,肯定就吓跑了

倒是有个现象挺有意思的

大多数男生来检查,会戴口罩,戴帽子,戴手套,像这个房间都充满着病毒一样

女生就还好,比较坦然,直接说明了整个情况,就像在菜市场买菜一样

不过来这里的,大多都还是学生

有一次,两个20岁左右的男生来到这里

我就问他们发生了什么

他说他们发生了行为,而且还出血了

然后又带说:“听说很多同性发生了关系,会得病”

我赶紧安慰他们说这很正常啊!性向不同没关系。关键是你们两个人是否有人携带病毒,病毒是不会凭空出现,还有防护措施有没有做好

他们当时害怕极了,在诊室里坐立难安

时不时还会向门外张望,生怕有别的患者进来

幸好最后结果出来,两人都是阴性

交代完注意事项后,他们松了一口气

“我们面对坍塌,身处困境,生命再次变得孤独而从而显得高贵。”

睡前检测

为了防止有些朋友没看懂这个问题,我来解释一下,睡前检测,就是在发生关系前,双方都做一个HIV检测,确保彼此是健康的,才发生行为

简单来说,检测完后,病毒是不会凭空出现的,这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但这听起来非常尴尬,对我们来说尴尬的问题总喜欢迂回的表达,甚至避而不谈。

这好比我们刚谈了一个对象,便迫不及待的追问道,你有车有房有存款吗?

扪心自问,和刚刚确立关系的对象,自己对他有多深入地了解?

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被对方某一个特征所吸引

其余的,可能是一无所知

可怕的是,我们不仅仅对别人的健康状况一无所知,很多时候,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也一无所知

也就是说,对方有可能主观上并没有恶意,只是一不小心传染给了别人

回想一下,是否有种“细思极恐”的感觉

当然,除了刚刚确立关系以外,还有另一种情况,也许更加普遍了

并不是已寻找对象为目的,仅仅只是偶尔寻寻欢乐

没有太多感情因素的时候,可以单刀直入,剔除希望在鼓掌之前,先做检测的要求

如果对方支支吾吾,或者不答应,就是曾经有过高风险行为,自己没有检测过,对自身不了解,不自信。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好奇尚莫,却讳疾忌医

我百度了一下:“我国的人,感染HIV的学生占总感染人数50%

冷冰冰的数字,血淋林的事实

可能就是身边的某一位同学,——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大家都想知道SEX的感觉,却又不想做好防护措施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但现实还是这样

一下从高压的学生生活里解放

很多人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包括恋爱和SEX

感觉这就像是一个潘多拉的魔盒,大家都想知道里面有什么

所以在对性充满探索欲和求知欲的过程中,鼓起勇气把它打开了

在听了形形色色,或是安慰我的故事后,还有一个让我很感触的地方

就是在性教育这块,绝大多数人,都很缺乏

“我见过最小的检测病人是个16岁的高中男生

小小年纪,情感史就已经很丰富了

尽管如此,却依然不知道怎么有效的做好保护措施

还有很多感染情况,也是不恰当自慰的行为产生的”

这种事情,几乎越来越频繁了

性,对于我们来说,似乎还是一个禁忌的话题

生理需求,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正常的需求

与其讳莫如深,谈起色变,不如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只有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我想才不会有更多人抱着一颗害怕、羞耻的心。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