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卡片学习创作法

小小sha | 线上课程设计的6条心得分享

2020-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小sha

1、课程研发—缩认知差距

1)需求确认-避免掉进自己想的“假需求”的大坑

课程前期开发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应该是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我们觉得学员需要的,并不是学员真正需要的。

所以你的第一次课程,提前拿到第一批学员的需求信息,为什么来上你的课,他们想学什么,想听什么,他们的期待是什么,这些问题很重要。

2)边界确认-不要妄想交付所有你知道的内容

讲你所做的,明确边界,超出边界外的提供资源给需要的人。难以服务好100%的人。尽量服务好80%的学员,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尽量提供好80%的需求供给。。

《重构学习体验》195页关于培训项目内容的分类,我的理解:

所有可能知道的——不要妄想开发穷尽交付给所有人
必须知道的——给所有人
最好知道的——给少部分人
参考资料——提供可选项
不需要知道的——不要提(不要给自己挖坑)

2、课程设计-清晰逻辑

没有逻辑的课程,就像你和别人讲话,别人滔滔不绝的讲了一堆没有调理和重点,你一样也记不住。所以做课程,逻辑很重要,确定两个逻辑:

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这能看出来你的课程是否系统
单课内部要点与要点之间的逻辑,决定学员对你的课程的吸收度

逻辑就是线,知识点就是珍珠,帮学员把知识点串成珍珠项链,学员才能用的上;没有逻辑线,即算是很多珍珠,学员找不到好的办法串起来,这些知识珍珠就很容易丢失。

3、开头设计—抓取注意力

设计一:本节课能为你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这节课重要?

把问题作为钩子激发学员的痛点,前置课程内容的应用场景,告诉大家这些问题,今天这节课会为大家解决什么问题。抓取学员的注意力。

设计二:明确路线图:主要会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讲什么,好处:

每个人的注意力越来越稀缺,明确路线图,抓取学员注意力,让学员不焦虑,有心理预期这节课的大概内容是什么?自己的问题可能会在哪部分找到。

4、中场设计——设置记忆点

设计一:结构设计

1、开场-(要点1+要点2+要点3)+结尾的结构设计
2、每个要点最后有总结,有结论

设计二:案例投入

多加案例,平时通过向学员提问,积累来自学员的案例,别人的案例拆解到自己的课件中,做到离学员更近,学员更懂/痛的案例

设计三:故事+金句

用故事打动启发读者,分享你的故事,你看到的故事,从故事中提炼与你主题相关的东西,入心击中情感的东西,读者是很难忘记的,同时也可以拉近你和学员之间的关系

设计四:结合应用场景

结合学员的应用场景来准备内容,成年人的学习需要用,应用到实战中去,可以怎么做。

设计五:提供落地工具

越焦虑,越想快,提供具体的操作、可落地工具,通过工具的准备让学员回顾知识点有了容易的切入点

设计六:编码记忆

将你的知识点编成口诀,帮助学员记忆

5、结尾设计-回顾路线图

很重要!!!

回顾本节课路线图+强调本节课重点

6、课后设计-迭代的开始

1)听反馈

私下找学员要反馈,勤要反馈,发现问题吸收调整的建议方向

2)看作业

在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作业问题难题

3)勤互动

课程不够,服务来凑

今日日签:

努力餐饭.pn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