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们,侃侃实验室生活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

2017-09-28  本文已影响18人  英论阁学术院

现在的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已经和古代的师徒关系相去甚远了。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句话不只是说学生对待老师必须像父亲一样恭敬,其实也是告诉老师,对学生要像对自己的儿女一样尽心竭力。但在当前这样一个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下,老师对待学生还能像儿女一样,而学生待老师又真的能如父母一般吗?再俺看来,比在路上捡到个大钻石还难得多。在老师眼中,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在逐渐消失,学生越来越自我,越来越不把老师当回事了。而在学生看来,很多老师只顾着自己的事情而忽略了自己的职责,更别说还出现了那么多师德败坏的事情。

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比较特殊,是众多复杂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既有长辈对晚辈的提携,又有类似“剥削”的相处模式;既有传统的师徒成分,又有老板与员工的意味;在博士阶段还会出现在专业上相对平等的类似同事之间的探讨切磋关系。所以有的研究生抱怨自己变身导师助理,要负责制作教学PPT、编写教案、批改作业、替导师讲课等事情。他们不是教师,却担任着老师的角色,导致没时间做自己的学术研究;有的导师经常出差,很少与学生联系,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自由摸索阶段,有导师等于没有。而导师也常常数落学生不够勤奋,能力太差,吩咐个小事都可以折腾很久都没结果,不做贡献就罢了,还帮倒忙。

其实很多时候矛盾的产生是由于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相互期待过高造成的。研究生希望导师像父母一样给予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照顾。导师则希望学生是自己科研甚至生活中的分身。但现实是导师不是父母,更何况就算是自己的父母也很难为你做一个生涯规划。而学生受限于自己的能力,与导师的要求总会有一段距离。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尽力去做好导师交代的事情,利用导师的资源进行学习,锻炼自己的能力。但是同时也不能沉溺于满足导师的要求,还应该有着自己的规划。只要处理得当,就会发现这种看似不平等的学习方式是双方都需要的,导师利用学生做事,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向导师学习。好的师徒关系的结果是双方都很满意这种合作,都很享受这个过程。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传承、切磋和超越的关系。传承,是引领、指导,把你所知道的知识跟方法交给学生并且带领他进入到某个领域。切磋是导师与学生之间保持平等的学术地位,共同研讨课题,最终达到超越的关系。只有达到超越的阶段,才会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术才能发展,社会才会进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