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顶白色马海毛帽子
请问冬季御寒保暖必备三件套是什么?恭喜你答对了,当然是帽子,围巾,手套啦。作为一个每天靠公共交通通勤的上班族,在寒冬腊月里等车,没有这三件套还真不好过。
今天早上出门前,照例系围巾,戴手套,然后在众多帽子中挑出那顶白色马海毛帽子戴在头上。照照穿衣镜,藏蓝色羽绒服,配白色盆状小帽,瞬间打破冬天的沉闷无聊,显出朝气活力,完美!
坐在公交车上,自拍一张发给闺蜜说:戴了20多年的帽子。当年送我帽子的闺蜜秒赞。我说:想你了。她回了我几个大大的拥抱,说:全城封闭,不能出门,孩子上网课,自己每天关在家里钻研厨艺,除了吃,就是做,人都长胖了一圈。
是啊,新冠疫情肆虐的这两年,病毒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又像流窜犯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尽管国内各个省市从上到下严防死守,“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8字方针已成为各地防控疫情常态化模式。然而,难免还有纰漏,不是人疲了,而是病毒太狡猾,TA为了逃避监管,随时易容,全国各地此消彼长,简直是按倒葫芦起了瓢,这作恶多端的家伙以杀不尽赶不绝的趋势和人类杠上了。
年关在即,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西安这座十月份被全国人民怒赞的疫情吹哨人,12月份却全面沦陷了。
近些天,我的老家西安,又成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每天以一百以上的速度激增的新发病例,让人的心弦崩得紧紧的。
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隔一天一次的核酸检测,全城消杀,各个关卡严防死守,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看到网上有好多人对西安此次的失守颇有微词,意思是“管控不严,大意了”。而我,作为漂泊在外的西安人,想讲一讲我亲历的西安“外防输入”的例子。
今年7月,我回到了因疫情阻隔而两年半没回的家乡,见到朝思暮想的亲人。半个月的假期,我的安排是,先为老爸过完三周年纪念,然后带老妈上成都玩几天散散心,老妈因为种种原因没能与我同行,我带着遗憾和妹妹一起出发,计划玩几天再回西安,好好陪老妈待几天。
众所周知,7月底,成都青羊区的疫情突发事件,打破了我的旅游计划。我当机立断,取消重庆行程,想着游玩虽然草草收场,但赶紧回西安多陪几天老妈也是很好的。
于是,当天晚上订回西安的动车票。一路上盘算着,下车是吃凉皮、肉夹馍还是羊肉泡馍?看来我的如意算盘打的太早了,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中午12点出站,手机填完行程信息后,我们就被拦在出站口,没收了身份证。
被告知:为了保障9月份全运会的顺利召开,西安当地市民,由各个辖区派车来接,送到家隔离半个月,外来人员,有条件的立马买车票去其他城市,非要进西安的,一律送到酒店隔离半个月。
总而言之一句话:出站就要隔离,别为他法。
我当时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跟在工作人员后边软磨硬泡,也无济于事。一看没辙了,只得听从建议,买车票返京。
回京的高铁上,心里忐忑不安,不会出站也有同样的遭遇吧?没收身份证,被送回家隔离?
夜里12点到北京西站,无人值守的出站闸门大开,没人查行程,连机器过票的流程都省了。
帝都敞开大门欢迎我,西安却小题大做打乱我的计划,让我有家回不得,白白坐了一天的车。
我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直到8月份,妹妹在城墙下发来火炬传递现场的照片,我才觉得相对于这件大事来说,自己的这点委屈算不得什么。
毕竟,西安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8月份,旅游景点全面关闭,作为一个旅游接待全国排名第八的历史文化名城,13朝古都,近几年出类拔萃的现代化建设,全部按下暂停键,一切工作为全运会服务。我个人的损失和这些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思绪再回到我的那顶马海毛帽子,白色的粗毛线,加上若隐若现的金丝线,二十多年过去了,帽子还和当年收到时一样漂亮,暖和。
同样的,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攻克难关的作用下,我想,困难是暂时的,病毒如秋后的蚂蚱一样也蹦跶不了几天了,等他偃旗息鼓,落荒而逃时。
华夏秀美如画!神州繁华如故!
毕竟,冬去春来,是谁也阻挡不住的脚步!